经济文章共一途,宰官犹是大名儒。
抡才自有真衡鉴,拔萃超凡总不诬。

【赏析】

此诗为颂刘谦之。刘谦之,南朝梁元帝时人,官至侍中、尚书右仆射、丹阳尹,封山邑侯。他曾任过许多官职,但都以“大名儒”著称。他善于选拔人才,如举荐王僧孺、周弘正等,对当时的文风有所影响。

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刘谦之的学识与为人;中间四句赞其举贤任能;后两句表其清名。

首联两句,写其“经济文章共一途”。意思是说,他的经世济民之学和治国安邦之策,都是从学问中来,因此二者是相同的。这是对他博学的赞扬。“宰官犹是大名儒”,意思是说他做官后还是那么有学问,有名望。这是对他的为人的赞扬。

颔联两句,写他“抡才自有真衡鉴”。“抡才”即推举人才,“真衡鉴”即真实的鉴别能力。意思是说他有辨别人才的能力,而他自己又是一个真正的大儒。这是对他的才能的赞扬。“拔萃超凡总不诬”,意思是说他提拔人才从不欺瞒人,所以人才都能脱颖而出,不被埋没。这是对他的品行的赞扬。

尾联两句,是对刘谦之的人品的赞美。“清白传家久”意思是说,他的清廉正直的名声一直流传下来。“余庆有余泽”意思是说,他留下的恩德恩泽还很大。这是对他人品的赞扬。

但并不显晦涩。诗人通过对其人及其行为的描述,表达了对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