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悬空不得上,榜师催发声喧阗。故人见面未许近,霞情云意添缠绵。
咿哑一声交臂失,过门透色空垂涎。犹幸初平叱石石不起,应无移文来数狂生愆。
虞山高眠得静便,狂生如牛还受尘缰牵。火迫即墨邑,风走太史迁。
何时对月息残喘,一蓑一笠归卧山之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行释义:
舟中望虞山作歌(在船上眺望虞山吟咏)
瀑布悬空不得上,榜师催发声喧阗。
故人见面未许近,霞情云意添缠绵。
咿哑一声交臂失,过门透色空垂涎。
犹幸初平叱石石不起,应无移文来数狂生愆。
虞山高眠得静便,狂生如牛还受尘缰牵。
火迫即墨邑,风走太史迁。
何时对月息残喘,一蓑一笠归卧山之巅。
- 瀑布悬空不得上,榜师催发声喧阗。
- 瀑布挂在高处,人们无法接近,因此榜师(负责划船的人)催促大家高声歌唱以吸引众人注意。
- 故人见面未许近,霞情云意添缠绵。
- 作者与旧相识相见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靠近对方,而只能通过美丽的云霞和飘渺的云意来传递情感。
- 咿哑一声交臂失,过门透色空垂涎。
- 作者发出的声音让旁边的人感到惊讶(咿哑一声),他们因声音的美丽而陶醉(交臂失态),但随后又被声音所迷(过门透色空垂涎)。
- 犹幸初平叱石石不起,应无移文来数狂生愆。
- 幸亏有人用石头吓退了作者,不然他可能会被责备(责难)。
- 虞山高眠得静便,狂生如牛还受尘缰牵。
- 在虞山上休息时可以安静地思考,尽管作者自己像一头牛一样受世俗的羁绊和束缚。
- 火迫即墨邑,风走太史迁。
- 大火迫使人们逃到即墨邑,大风使得太史迁(司马迁)不得不离去。
- 何时对月息残喘,一蓑一笠归卧山之巅。
- 何时能在某个月夜,脱下衣服,头戴斗笠,回到高山的山顶上休息,远离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