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如牛终古眠,倔强不受秦王鞭。白云压背梦未醒,懒驮老子登青天。
狂生家在山之边,日与猿鸟相周旋。少年意气如雷颠,缒幽凿险常独前。
左摩七星顶,右拍维摩肩。有时夜半凌绝壁,一枝铁笛叫破芙蓉烟。
寸管蛟跳舞,双袖鹤蹁跹。磨剑剑矗石,弄珠珠喷泉。
西俯具区东沧海,千岩万岫一气相连。有如珊瑚出水发光怪,又若诸天游戏随意浮青莲。
青莲不可采,巨浸将成田。造化怒我清福太求全,驱之出门年复年。
林壑无主我常客,埋头尘海殊堪怜。山中同伴几谪仙,随风坠落相后先。
钓台一竿已抛撇,虎溪三笑空俄延。惊人奇句千百篇,烟云失色苍苔镌。
别山无一语,买山无一钱。归舟却喜与山遇,黛痕一抹侵珠涟。
乌篷兀坐日气煎,灵孔早被浮尘填。云虫虫兮饥蝉若,风虎虎兮樯乌联。

【注释】虞山: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是江南著名风景名胜区。牛眠:形容山势雄伟,巍峨壮观。倔强:指山石坚硬,不受风化。秦王:秦始皇,这里借指秦皇。梦未醒:指山虽雄伟却无生命意识。老子: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别号。青天:喻指天空或高远的境界。狂生:指诗人自己。家在:家住。猿鸟:指山林中的猿猴和鸟类等野生动物。雷颠:比喻人的气势像雷一样震撼。缒幽:穿行于深幽处。凿险:开辟险路以通行。左摩七星顶:指山的东面有七星峰耸立。右拍维摩肩:指山的南面有维摩山耸立。夜半凌绝壁:指深夜时攀越山峰。芙蓉烟: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寸管蛟舞:用一寸长的竹管在溪水中舞动,使水中的蛟龙跳舞。双袖鹤蹁跹:形容人的动作轻盈而优雅。磨剑矗石:指磨利了的宝剑锋利无比地插入岩石里。弄珠喷泉:形容水珠溅起如珠玉般美丽动人。具区:古时指太湖一带。沧海:大海。珊瑚出水发光怪:珊瑚在水中发光非常奇特。诸天游戏:指天上的神仙随意游弋嬉戏。清福太求全:清福指清净、平和的生活,太求全则过于苛求完美。巨浸将成田:指大水即将变成田地。造化:自然和宇宙。怒我清福太求全:愤怒我追求的是一种过于完美的生活。驱之出门年复年:迫使它离开家门年复一年。林壑无主我常客:山林没有主人,我常常是其中的客人。尘海:指世俗世界或尘世。钓台一竿已抛撇:已经抛弃了钓竿,准备离去。虎溪三笑空俄延:虎溪三笑是唐代王献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在虎丘山游玩时的一段趣闻。他们三人曾在虎丘山上的虎丘亭上各据一方,相互戏谑取乐,后来被世人传为佳话。惊奇句:令人惊奇的诗句。烟云失色苍苔镌:烟雾弥漫,景色苍茫,苍苔刻着岁月的痕迹。别山无一语,买山无一钱:分别时不说一句话,要买山也没有多少钱。黛痕一抹侵珠涟:用一点黛色涂抹在脸上,使得波光粼粼的湖面仿佛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紫色。乌篷兀坐日气煎:坐在乌篷船里,整天都感到热气腾腾。灵孔早被浮尘填:灵窍被尘土填满了。云虫虫兮饥蝉若,风虎虎兮樯乌联:云彩就像饥饿的昆虫那样聚集在一起,风吹来的声音好像鸟儿在鸣叫,又好像船帆在抖动。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兼写景抒情的作品,描写的是虞山的景色。虞山,又称虞岭、虞山山,在苏州城北,因虞舜葬于此山而得名。

首联“舟中望虞山作歌”,点明了作者在船上观赏虞山景色的心情。虞山雄伟壮丽,作者却觉得它没有生命意识,这正表明了作者对虞山的赞美之情。

颔联“狂生家在山之边,日与猿鸟相周旋。”描绘了作者与猿猴鸟儿相伴的生活情景。这里的“狂生”是指作者,“山之边”指的是虞山的旁边。“日”字表现了时间的长久,“猿鸟”表现出生活的艰辛。这两句既写出了作者与猿鸟相伴的生活场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少年意气如雷颠,缒幽凿险常独前。”继续描述作者与大自然相处的情景。这里的“少年意气”指的是年轻时候的气概和豪放之情,“如雷颠”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豪放之气如同雷鸣一般震耳欲聋。“缒幽”和“凿险”两个动词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的精神。最后一句“常独前”则表现了作者独自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颈联“左摩七星顶,右拍维摩肩。”进一步描绘了虞山的美景。这里的“七星顶”指的是虞山的山顶有七个突出的山峰,而“维摩肩”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山峰的敬畏之情。

尾联“西俯具区东沧海,千岩万岫一气相连。”“具区”即太湖,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是一个美丽的湖泊。这里用来形容虞山的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接着“千岩万岫一气相连”则表现了整个虞山景区连绵不断的特点。这里的“一气相连”不仅表达了景观的连贯性,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虞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