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湿蓬径,得得跫音响。
皎然秀骨清,照座何森爽。
气欲无一世,小心亲几杖。
引我窔奥烛,如作白日仰。
高观洞古今,疑滞凭开朗。
月弦九见彀,崇情欢夕赏。
归心逼霜朔,行泛离舟桨。
不见六一翁,惓惓徐无党。

将归示苏生

春雨湿蓬径,得得跫音响。

皎然秀骨清,照座何森爽。

气欲无一世,小心亲几杖。

引我窔奥烛,如作白日仰。

高观洞古今,疑滞凭开朗。

月弦九见彀,崇情欢夕赏。

归心逼霜朔,行泛离舟桨。

不见六一翁,惓惓徐无党。

注释:

  1. 春雨湿蓬径:春雨润湿了长满蓬蒿的小路。
  2. 得得跫音响:走路时发出的脚步声清脆悦耳。
  3. 皎然秀骨清:形容人的骨骼像洁白的玉石一样清秀美丽。
  4. 照座何森爽:座位上仿佛有清风徐来,使人感到清爽舒适。
  5. 气欲无一世:形容人的气质如同超脱尘世一般。
  6. 小心亲几杖:小心翼翼地依靠着几根拐杖。
  7. 引我窔奥烛,如作白日仰:引导我进入深暗处,让我如同仰望明亮的太阳一般。
  8. 高观洞古今:以高远的眼光观察古今变迁。
  9. 疑滞凭开朗:疑惑中寻求解脱,希望心境豁然开朗。
  10. 月弦九见彀:月亮的弦线已经拉到了满月,即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
  11. 崇情欢夕赏:沉醉在美好的情感中,享受夜晚的赏景乐趣。
  12. 归心逼霜朔:归心似被寒霜所逼,急切地想要回到故乡。
  13. 行泛离舟桨:乘坐着离别的船只划桨而行。
  14. 不见六一翁:未能见到六一先生(指陶渊明)。
  15. 惓惓徐无党:满怀深情而无法表达出来,只能默默无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给友人苏生的诗,描绘了他在归隐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春雨湿蓬径,得得跫音响”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环境,春雨湿润了蓬蒿的小径,每一步的脚步声都清晰可闻。这两句通过春雨和脚步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颔联“皎然秀骨清,照座何森爽”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他像洁白的玉石一般清秀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坐姿犹如受到清风的拂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颈联“气欲无一世,小心亲几杖”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懂得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这里的“小心亲几杖”既体现了诗人对年老者的尊敬,也暗示了他对自己年幼的自嘲。

诗人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引我窔奥烛,如作白日仰。”这句诗表达了他渴望与自然界亲近的愿望,就像仰望明亮的太阳一样自在、舒畅。这里的“窔奥烛”指的是深邃幽暗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比喻自己内心的世界,渴望在其中找到光明和安宁。

尾联“高观洞古今,疑滞凭开朗”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困境的追求解脱:“月弦九见彀,崇情欢夕赏。”这里,诗人用月圆象征圆满,用月光照亮大地来形容心情明朗、豁然开朗。同时,“崇情欢夕赏”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

最后两句“归心逼霜朔,行泛离舟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不见六一翁,惓惓徐无党。”这里,“六一翁”指的是陶渊明,诗人没有见到陶渊明,内心充满了遗憾和怀念之情。他虽然满怀深情,但也只能默默地表达出来,不能言传身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追求和平、独立的精神风貌,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