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萧瑟近寒塘,树树飘残叶上霜。
几阵因风惊蛱蝶,数声和雨醒鸳鸯。
闲阶竞落依蛩响,远渚轻飞杂雁行。
最爱深宫流锦字,不教红粉怨昭阳。
《和落叶诗原韵》赏析
《和落叶诗原韵》是清代诗人冯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林间景象和自然之美。诗歌以“秋林萧瑟”开篇,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树木被霜覆盖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萧瑟之感。
诗中“树树飘残叶上霜”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树叶上那晶莹剔透的霜花,以及随风摇曳、最终落入池塘的落叶,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秋风中,蛱蝶受惊飞起,与和雨后的鸳鸯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却又不失凄美的氛围。
冯娴在诗中巧妙地利用了声音来渲染氛围,如“闲阶竟落依蛩响”,不仅形容了秋天夜晚蟋蟀的叫声,还暗示了寂静中的某种期待或寂寞。而“远渚轻飞杂雁行”则展现了大雁成群结队飞过远洲的景象,给人以和谐与宁静的感受。
最后两句“最爱深宫流锦字,不教红粉怨昭阳”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里,诗人似乎在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他不仅仅局限于对落叶本身的喜爱,更是对整个秋天的美景表示出深深的喜爱,这种感情的流露使得这首诗更加深情且具有哲理性。
通过对《和落叶诗原韵》的分析可见,冯娴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善于捕捉自然景色的变化并加以细腻的描写。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界美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和对美好事物持久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