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时。
六州谁铸错?一恸失燕脂。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
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诗句翻译与注释#### 第一首
使者初求地,高皇全盛时。
使者刚来请求割让土地,正是高祖皇帝的全盛时期。
注释:
- 使者: 指唐朝派遣去和吐蕃交涉的人。
- 高皇: 指唐太宗李世民,这里用来形容其统治时期的盛世。
- 全盛时: 意为国力强盛、繁荣昌盛的时候。
第二首
六州谁铸错?一恸失燕脂。
是谁铸成了这六州的错,使我悲痛至极失去了燕子的脂肪。
注释:
- 六州: 古代中国的一个州称为“州”,六个州合称“六州”。
- 谁铸错: 暗示有人或事导致了这个错误的局面,即唐朝割让了六州之地给吐蕃。
- 一恸: 极度悲痛的样子。
- 燕脂: 古代女子用来涂脸的一种胭脂,这里用来比喻国土。
第三首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
打通了从四川到云南的路线,令人惊叹不已。
注释:
- 凿空: 打通通道,开辟道路。
- 蚕丛: 传说中古蜀国的国君之一,这里是借指开通道路的壮举。
- 嘘云蜃气奇: 形容开通道路后的景象非常神奇,如同传说中的云彩和海市蜃楼一样。
第四首
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山风吹得猎猎作响,依然被错误的龙旗所误导。
注释:
- 山头风猎猎: 形容山风吹得声音很大,形象生动。
- 犹自: 仍然,仍旧。
- 误龙旗: 被错误的旗帜所迷惑,这里比喻被错误的政策或决策所误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唐朝初期和后期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首两首反映了唐朝初年国力强盛、对外友好的情境;而第三首则描绘了在强大国力支撑下,开拓疆土、建设交通的伟大工程。最后一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于这种盲目自信和骄傲自大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