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门环哭呼高皇,钟簴何人奉太常?
坠地金瓯成瓦注,在天贯索指银潢。
归元纁箧催函送,计口缗钱责币偿。
岂独汉唐无比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南宋帝后和忠臣的七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南宋亡国和忠臣殉难的悲痛之情。

首联“撼门环哭呼高皇,钟簴何人奉太常?”描述了诗人站在皇宫门前,用拳头击打铜环,哭泣着呼唤高宗(高皇)的情景。这里的“钟簴”指的是悬挂在宫门上的铃铛,而“太常”是宋代的官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负责宫廷礼仪的官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高宗的忠诚和对南宋灭亡的悲痛。

颔联“坠地金瓯成瓦注,在天贯索指银潢。”则进一步描绘了南宋灭亡的过程。其中,“金瓯”是古代帝王用来盛放玉制的杯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南宋王朝的象征物;“瓦注”则是指被推翻的王朝如同瓦片一样破碎;“贯索”是道教中的星宿名,这里可能指的是天上的星辰。这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南宋王朝的覆灭。

颈联“归元纁箧催函送,计口缗钱责币偿。”则转向了南宋灭亡后的民间生活。其中,“归元”可能是指回归到原来的国家或地区;“纁箧”是古代的一种箱子,用来盛放丝织品;“计口缗钱”则是指按照人口征收的赋税。这两句诗描绘了南宋灭亡后,百姓被迫缴纳赋税、离开故土的景象。

尾联“岂独汉唐无比祸,五洲惊怪国人狂。”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其中,“汉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都曾经历过战乱和灾难;“五洲”则是指全世界,这里可能指的是海外;“惊怪国人狂”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人的愤怒和不解,认为他们在面对灾难时表现出的疯狂和不理智的行为令人震惊。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当时人们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宋灭亡前后的场景和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民族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诗句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南宋时期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的重要线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