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陵山水奇,入峡此东道。
千峰缭翠壁,划然发天巧。
元白苏黄陆,行旅有述造。
千载山主人,卓荦余文藻。
放翁昔搜寻,泐缺知已早。
拂尘惊乍见,欢若墨未燥。
石粗故易剥,穴黑得常保。
公昔奉母来,江乡足鱼稻。
县楼日对山,覃研职方考。
嘲弄时间作,吏牍杂诗稿。
想当清秋初,溯川消积潦。
石乳凝云扁,岩蔬照晴昊。
判官夙同调,缘险恣幽讨。
淋漓修史笔,悬壁偶一扫。
引绳无欹斜,濡豪绝瘠槁。
乃知大贤心,精气常在抱。
令君无结衔,庭趋宁足恼。
公视官如家,视民如襁褓。
追俗玩岁月,自分桐乡老。
岂知屡起蹶,入汴鬓已皓。
梦中渡横查,苦忆山县好。
东山有题咏,汉庙闻祈祷。
遗文犹在诵,贞石翳荒草。
寥寥残字在,永为兹山宝。

题欧阳公三游洞题名

彝陵山水奇,入峡此东道。

千峰缭翠壁,划然发天巧。

元白苏黄陆,行旅有述造。

千载山主人,卓荦余文藻。

放翁昔搜寻,泐缺知已早。

拂尘惊乍见,欢若墨未燥。

石粗故易剥,穴黑得常保。

公昔奉母来,江乡足鱼稻。

县楼日对山,覃研职方考。

嘲弄时间作,吏牍杂诗稿。

想当清秋初,溯川消积潦。

石乳凝云扁,岩蔬照晴昊。

判官夙同调,缘险恣幽讨。

淋漓修史笔,悬壁偶一扫。

引绳无欹斜,濡豪绝瘠槁。

乃知大贤心,精气常在抱。

令君无结衔,庭趋宁足恼。

公视官如家,视民如襁褓。

追俗玩岁月,自分桐乡老。

岂知屡起蹶,入汴鬓已皓。

梦中渡横查,苦忆山县好。

东山有题咏,汉庙闻祈祷。

遗文犹在诵,贞石翳荒草。

寥寥残字在,永为兹山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赞美欧阳修三游洞的题名而作。全诗通过描绘欧阳修游览三游洞时的情景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修的敬仰之情和对三游洞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