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信州郭,知隔几重滩。
远塔明初日,高城截半山。
米翻云碓白,石绣土花殷。
茅屋谁家子,临风度曲间。
【注释】
戈阳道中:在江西上饶一带的一条小路上。戈阳,县名,今属江西。道中,指道路之中。昨宵信州郭:昨天夜晚,在信州城外。郭,城。
知隔几重滩:知道有几处是渡口。
远塔明初日,高城截半山:远眺时,可以看到一座座塔楼,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格外明亮,高高的城墙从半山腰横穿而过。
米翻云碓白,石绣土花殷:形容江水流动时,米粒翻滚着像云彩一样洁白,石头上的泥土好像被绣花一样绚丽多彩。殷,鲜艳。
茅屋谁家子:是谁住在茅草房里?
临风度曲间:站在江边眺望。度曲,即《度曲》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弋阳(今属江西)的一条小路上行进时所见到的景物,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以“道中”为题,描绘了途中所见的美景。
首联写诗人昨夜宿于信州的城外,今晨又继续前行的情景。首句中的“昨宵”,表明诗人已经走过了一段路程。次句中的“几重滩”,“知隔几重”,表明路途艰险曲折,诗人正走在崎岖的山路之间。这两句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向往。
颔联写沿途的风光。诗人登上高处,远望前方,只见一排排高高的塔楼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格外明亮,而高耸入云的城墙则从半山腰横穿而过。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于即将抵达弋阳的心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经历的美景。诗人看到江水流动时,米粒翻滚着像云彩一样洁白,而石头上生长出的泥土仿佛被绣花匠精心地绣出一样绚丽多彩。这两句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尾联转向描写诗人所居住的环境。诗人来到一处茅草房前,停下脚步,欣赏起周围的风景来。这里既有江水的潺潺流水声,也有风中摇曳的杨柳枝和远处传来的歌声。这两句既表现出诗人对当地生活的熟悉,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弋阳道中所经历的种种美好景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