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游畿辅,春深览物华。
英雄皆好武,壮士半无家。
一路生春草,千门闭落花。
寻常开正殿,游女驻香车。

【注释】

癸丑:年号,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在位,时年45岁。

畿辅:指北宋的京师开封。

览物华:观赏春天的景物。

英雄:豪杰之士。

壮士:英勇的战士。

无家:没有家室。

生:长出。

落花:凋零的花朵。

正殿:皇帝的正宫。

开:开放,指花开。

【赏析】

此为《游河北诗》之一。诗人自述北行途中见闻,抒发了对北方人民的深厚感情。

首联“乱后游畿辅,春深览物华”,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82年),当时诗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知蔡州(今河南汝南)。他离开京城赴任前,先游历京城周围地区,并写下了这首诗。“乱后”二字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对国家政治动荡、民不聊生的状况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他对于朝廷中仍有正直的官员和有才能的人,也抱有一线希望和信心。“春深览物华”中的“物华”是指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政治形势,意谓国家的局势虽然混乱,但春天来了,大自然又呈现出新的生机。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并存的复杂心情。

颔联“英雄皆好武,壮士半无家”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诗人经过几个城市,见到许多士兵,有的正在操练,有的在休息,都显得精疲力竭,士气低落,说明军队中存在严重的厌战情绪。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也是诗人内心真实感受的体现。“壮士”一词,指的是那些英勇善战的战士,他们大多数没有家室,只能寄居在军营里。这一联通过描绘士兵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忧虑。

颈联“一路生春草,千门闭落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所闻。诗人沿着官道前行,只见路边生长着茂盛的春草,而沿途的城门却紧闭,门前落满了盛开的鲜花。这里的“生”、“闭”两个字,分别用来形容春草的生长和城门的关闭,突出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战争带来的创伤的深切同情。

尾联“寻常开正殿,游女驻香车”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正殿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而游女则是贵族妇女,她们在这里停留,意味着社会秩序尚未完全恢复。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地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定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人的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