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孤城在,金陵血战中。
八方催草诏,一旅尚弯弓。
须发秋霜白,关山夜火红。
争传万人敌,画像满江东。

【注释】

哭张少轩忠武公 其三:此诗悼念张少轩(名孝祥)忠武公,张少轩是南宋抗金名将张俊之子,曾为岳飞部下,以勇武著称,后因奸臣陷害被贬谪。

独有孤城在:只有一座孤城还在

金陵血战中:指的是当年金陵之战的激战。

八方催草诏:四面八方都在催促着皇帝下命令。

一旅尚弯弓:一支军队还都弯弓待命。

须发秋霜白:指年老的头发已经变白。

关山夜火红:指在关山的夜晚,烽火映红了天空。

争传万人敌:争相传说他是万人敌。(形容武艺高强)。

画像满江东:画他的像在江东各地流传。

【赏析】

《哭张忠武公》,这是一首悼念抗金英雄张俊儿子张忠武公的挽词,也是一篇情文并茂、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全诗通过写张忠武公英勇抗击金兵的事迹和他晚年被贬谪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对这位民族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联“独有孤城在,金陵血战中。”诗人首先描写出当时战场上的局势:只有这座孤城还在,而金陵城的激烈血战正在进行。这里诗人用到了“独”“在”等词语,强调了战争局势的残酷与悲壮。

颔联“八方催草诏,一旅尚弯弓。”诗人接着描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朝廷上下都在紧急地催促皇帝下命令,而这支军队却仍然在坚守阵地,准备迎战敌人。这里的“八方”和“一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艰难和士兵的忠诚。

颈联“须发秋霜白,关山夜火红。”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残酷景象。士兵们的头发已经变白,而关山之上的烽火却映红了天空。这里诗人用到了“须发”和“红”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艰辛和士兵们的牺牲。

尾联“争传万人敌,画像满江东。”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被誉为万人敌,而他的画像却在江东地区流传,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对象。这里的“万人敌”和“画像满江东”都体现了人们对张忠武公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写张忠武公英勇抗击金兵的事迹和他晚年被贬谪的遭遇,以及自己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