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花源烟霭生,翠微苍莽水纵横。
桑田万顷山深处,日落仙人叱石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相关要点,然后结合选项信息比对分析即可。
本诗前两句写诗人在交广南渡岛国时所见的风光:经过花源,烟雾弥漫,一片苍茫;山高谷深,水多路杂。“行尽”,走遍;“烟霭生”,迷蒙、缭绕的云雾笼罩着大地;“翠微”,指青翠掩映中的山色;“苍莽”指山势连绵、莽苍无际。后两句写诗人在山中居住时所见到的景色:桑田万顷,在山间深处;日落时分,仙人叱石的声音传来。“仙人”,指隐士或修道者。“叱石”,即击石,指仙人在山中修炼,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桑田”与仙人相对,意谓桑田变成陆地,而仙人仍居山泽间。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描绘了诗人在交广南渡岛国时所见的风光以及山中隐居时的所见所闻。前四句写景,后两句写人,情景交融。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明快,富有情趣。
【答案】
(1)行尽花源,烟雾弥漫,一片苍茫。
(2)山高谷深,水多路杂。
(3)行尽花源,烟雾弥漫,一片苍茫;山高谷深,水多路杂。
(4)桑田万顷,山间深处;日落,仙人叱石声起。
译文:
走过花源,烟雾缭绕,一片迷茫。
山峦起伏,山谷纵横交错。
在万顷桑田深处,日落时仙人叱石的声音响起。
赏析:
《庚戌路经交广南渡岛国居山泽间杂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交广南渡岛上的风景和生活情况,抒发了诗人在异乡他乡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