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耸千重绿,堂开一镜明。
读来书几卷,坐到月三更。
注释:
山峦重叠的绿色山峰,映入眼帘;
宽敞明亮的殿堂,宛如一面明镜。
我坐在这明亮的房间里,
一直读到深夜三更天。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杂咏”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景象。诗人以山水为背景,以明月为陪衬,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句“山耸千重绿”,描绘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千重绿”形象地表现了山峦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耸”字也暗示了山之高峻,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
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堂前的景色。“堂开一镜明”,这里用“一镜”来形容厅堂的明亮,仿佛一面镜子一般,将周围的景物映射其中。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让人感受到厅堂的宽敞明亮,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最后一句“坐到月三更”,则是写诗人在明亮的房间里度过的漫长时光。“坐到月三更”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在明亮的房间中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这里的“坐”字不仅表示了时间的流逝,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放松。而“三更天”则进一步强调了夜的深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热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