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琼花映。听啼乌、宵枕唤将梦醒。谁拨玉炉灰,烟袅钗头冷。钗冷愁生新白发,卅九年、伴残妆镜。谁信。似逝水无情,残花风引。
回首绣幕金奁,救飞蛾、剔落灯花红烬。梁燕绕无踪,怅冻云寒凝。试问玉埋何处也,寄愁吟、古台秋井。寂静。忆一曲游仙,数声清磐。
【注释】
珠帘:珍珠串制的帘子。
二明: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琼花映:月光照在像玉一般的花朵上。
啼乌:指杜鹃鸟,因鸣声凄厉而得名。
宵枕唤将梦醒:夜深时被惊醒。
谁拨玉炉灰:是谁在捣玉炉中的香灰?
烟袅钗头冷:袅袅升起的香烟使头上的发簪显得更加寒冷。
钗冷愁生新白发:由于冷而愁,因此长出了许多白头发。
卅九年:三十九年,指作者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度了三十九个春秋。
残妆镜:指破旧的梳妆镜。
谁信:谁能相信?
似逝水无情,残花风引:好像流水般无情,被风吹去的残花。
绣幕金奁:精美的刺绣帷幕和金边的妆奁,指新婚时的喜庆场面。
飞蛾:扑火的飞蛾。
剔落灯花红烬:用剪刀剪去燃烧着的灯花。
梁燕绕无踪:梁上的燕子飞走,没有踪影。
寄愁吟、古台秋井:寄托忧愁之情,抒发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寂静:形容环境清静,没有人说话的声音。
忆一曲游仙,数声清磐:回忆过去听过的一首游仙乐曲,听到几声清脆的磬音。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全词写一位妇女对丈夫已故后的生活感受。开头两句写女子在月明之夜醒来,听到窗外杜鹃声声催人泪下,唤起了往昔的美好回忆。“谁拨玉炉灰”,是说是谁在深夜里拨弄着香炉里的灰,点燃了一支香烟。“烟袅钗头冷”是说袅袅的青烟使女子冰冷的发饰也感到寒冷了。“钗冷”句点明了时间是在寒秋,因为女子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卅九年”句说明两人夫妻生活已有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女子曾多少次在镜前梳理自己的头发,现在镜中只剩下半边了。“谁信”三字,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死得太早的惋惜和痛心之情,也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情不渝的爱意。“似逝水无情,残花风引”两句,比喻丈夫如同逝水一样无情地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家室,以及那凋谢的花朵被风吹去的情景。“回首”三句,又回到现实。女子回忆起丈夫生前的生活,他曾经救起一只飞向屋檐的蝴蝶并把它从灯花中剔出来放它飞走;他还曾经在梁上安放许多燕子来栖息;冬天的时候,他会把屋子弄得很冷,但他的妻子会为他烧火取暖,使他感到温暖。然而这些美好的生活都随着丈夫的死去而结束。最后两句,女子回忆起自己曾听人弹奏过一曲游仙乐曲,听到过几声清脆的磬音。“寂静”二字,写出女子内心的寂寞和凄凉。“忆一曲游仙”,既是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也是寄托自己对亡夫的怀念之情。“数声清磐”,既点出了女子听到的是清磐乐,也暗示了死者生前爱听这首乐曲。总之,这首词是通过对一个妇女内心活动的具体描写来表达她对亡夫无尽的哀思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