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石浯溪际中兴,深宵不复感鸡鸣。
分符典郡皆能吏,束带谈兵负盛名。
绝学宁无秦博士,空交谁致鲁诸生。
有人更作生还望,老去班超尚远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并提供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
- 勒石:在石头上刻字,表示记事或纪念。
- 浯溪:位于中国湖南省永州市,因流经此而得名。
- 中兴:这里指国家从混乱中恢复过来,重新获得繁荣昌盛。
第二句:
- 深宵不复感鸡鸣:深夜时不再被鸡的叫声唤醒,意味着夜晚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第三句:
- 分符典郡皆能吏:拥有权力管理地方的官员都能够胜任其职,即都是能干的官员。
- 分符:古代皇帝授予地方官员以印章,称为“分符”,表示其权力与地位。
- 典郡:管理一郡(即一个较大的行政区)的官员,通常负责当地的政务和治安。
第四句:
- 束带谈兵负盛名:穿着礼服谈论军事,并因此享有盛誉。
- 束带:古代官员穿朝服时系带子的礼节,象征着其身份和职责。
- 谈兵:讨论战争策略、兵器使用等军事相关话题。
- 负盛名: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名声。
第五句:
- 绝学宁无秦博士:难道就没有精通学问的秦国博士吗?暗示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学者。
- 秦博士:这里泛指古代的学者或专家。
第六句:
- 空交谁致鲁诸生:没有谁能够将我引荐到鲁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表明无人帮助自己得到机会。
- 空交:徒然的交往。
- 鲁诸生:指的是古代的学士或读书人。
第七句:
- 有人更作生还望:有人可能还会抱有生还的希望。
- 更作:再次做出某种行为或尝试。
- 生还望:对生命的渴望或希望。
第八句:
- 老去班超尚远征:年纪大了,但仍旧有远大的志向和冒险精神,想要继续征战沙场。
- 班超: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经奉命出使西域,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毅力。
- 尚:仍然,依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自身经历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和自己的志向,诗人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