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阶前叶有声,林园簌簌嫩寒生。
风吹老树昏鸦集,霜满荒郊塞雁鸣。
曲径归来凉雨歇,疏枝秃处夕阳明。
始知松柏坚无比,苍翠何曾有变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歌的内容、手法等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句的意思及作用。“昨夜阶前叶有声,林园簌簌嫩寒生。”意思是:昨夜阶前的树叶在微风中发出沙沙之声,树林中的树木也因为寒冷而颤抖起来。“曲径归来凉雨歇,疏枝秃处夕阳明。”意思:我沿着弯曲曲折的小径归来,清凉的雨水已停歇下来,稀疏的枝条上只有几片叶子,夕阳透过稀疏的枝条洒下斑驳的光影。“始知松柏坚无比,苍翠何曾有变更。”意思是:我终于知道松树和柏树是多么坚韧,它们的青翠颜色从未改变过。
【答案】
译文:
昨天晚上,我在台阶前看到树叶随风沙沙作响,那树林里的树木也因为寒冷而颤抖起来。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走回来,清凉的雨水已停歇下来,稀疏的枝条上只有几片叶子,夕阳透过稀疏的枝条洒下斑驳的阴影。最后我才懂得了松树和柏树是多么坚韧,它们的青翠颜色从未改变过。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丰二年(1079年)作者谪居黄州期间。诗人借落叶之语,抒发了自己被贬之后心情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首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落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表现了秋日的萧瑟;颔联写深秋时节,老树昏鸦与塞雁鸣叫,衬托出深秋的凄凉;颈联写自己经过一夜的风雨,回到自己的居所时的情景,暗寓着诗人被贬后的孤独感;尾联写在深秋的时候,松柏依然郁郁葱葱,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
全诗以景起情发,以落叶喻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