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别难言别,登舟意黯然。
多情惟骨肉,往事等云烟。
岂有花常好,重逢月几圆。
归家慰尔祖,或恐废餐眠。

【注释】

自汴入都:从汴州来到京城。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缃侄:指侄女,缃为黄色,故称。

道口:即道口关,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境内,古时黄河、卫河在此合流,是当时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

别难言别:离别的情意难以用言语表达。

登舟意黯然:登上船来心里惆怅不安。

多情惟骨肉:只有亲人之间才充满真情。

往事等云烟:过去的许多事情像云烟一样消散了。

岂有花常好:哪有永远盛开的花呢?

重逢月几圆:再次相见时月亮又圆了几次了?

归家慰尔祖:回家去安慰你的祖先。

或恐废餐眠:恐怕又要耽误吃饭睡觉了。

【赏析】

这首送别诗,前四句写离别之难说,后八句写别后之情长。全篇以“别”字贯穿全篇,但“别”字在诗中却只出现两次,而“难言别”和“登舟意黯然”则分别点题。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欲别之难与别后之悲写得深婉动人。

首二句写别情之难,是此诗的关键所在。古人送别往往要饮酒作乐,以助兴怀。这首诗的主人公却不然,他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难于言表,因此只能默默无语地登上船去。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离别的厌恶,以及他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

三四句写别后的思念之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当诗人不得不离开亲人的时候,他只能寄希望于亲情,期望亲情能够给予自己安慰。然而,亲人毕竟是远在他乡的亲人,即使他们能给予安慰,又能持续多久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

五六句写别后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之痛。诗人想象亲人重逢时的情景,却发现过去的美好时光已如云烟般消散,无法再回首。这种痛苦的感觉,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曾经有过多少美好的回忆,现在却只能成为回忆。

七八句写别后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加深了离别之痛。诗人担心亲人会因为离别而影响生活,因此劝勉亲人要好好照顾自己。然而,这种担忧却成了多余的,因为亲人毕竟已经习惯了远离家乡的生活。这种无奈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关爱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叹。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祝福。诗人祝愿亲人能够尽快回家,以便安慰祖先。同时,他也担心自己会因此而耽误吃饭和休息,这是一种自嘲式的自我解嘲,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亲人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