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方三岁,相从便北征。
如何成远客,强半为浮名。
岸曲帆随转,波澄水渐平。
邻舟闻笑语,都是异乡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主旨。然后理解重点词句在诗中的含义及作用和赏析句子。“有子方三岁”一句的意思是:家中只有孩子才刚出生三个月;“相从便北征”一句的意思是:就随父亲一同北上征战;“如何成远客,强半为浮名”两句的意思是:怎能成为远方的游子,大半时间被虚名所累;“岸曲帆随转,波澄水渐平”两句的意思是:江岸弯曲,船儿随着水流而转,水面清澈见底,渐渐平静下来;“邻舟闻笑语,都是异乡声”意思是:听到邻船上传来的笑声与说话的声音,都是来自外地的声音。
【答案】
译文:
我家中有孩子才刚生下来三个月,就随着父亲一起到北方去打仗了。我们怎么成了远在异乡的客人,大半时间都为了虚名而忙碌。江岸曲折,船儿随着水流而转动,水面清澈,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听到邻船上传来的笑声与说话的声音,都是来自外地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朝末年,诗人因避乱而隐居江南,时年已四十余岁。此诗写诗人一家在战乱中的遭遇。
首联:“有子方三岁,相从便北征。”“有子方三岁”,说明诗人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相从便北征”,表明全家随军出征。这一句看似平常,却暗含深沉的情感。一个家庭在动荡的时代里,为了生存不得不随军出征,这是那个时代许多普通家庭的共同遭遇。“有子方三岁”这一细节,让人联想到诗人幼年时的生活,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悲凉。
颔联:“如何成远客,强半为浮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在诗人看来,战争并不能带来和平和安宁,反而让更多的人成为“远客”,甚至为了“浮名”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观点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颈联:“岸曲帆随转,波澄水渐平。”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当船儿在江面上航行时,江岸变得弯曲,船儿也随之转动。此时,江面变得十分平静,仿佛一面镜子一般,映照出天空的倒影。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定。
尾联:“邻舟闻笑语,都是异乡声。”这一句突然转折,让人感到意外。原来诗人只是听到了一些“异乡声”,但仔细一听,却发现这些声音并非出自本地人。原来,这些声音都是来自邻船上的人们。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惊讶之情,又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那些原本生活在家乡的人们,因为战争的原因不得不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异地他乡。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中普通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