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经声到上方,长明镫下礼空王。
书摊漫说前朝市,窑变争看古佛妆。
杰阁花深留美荫,小池荷老剩余香。
卢沟行骑登高见,怕动轮蹄断客肠。

【注释】:

  1. 八月廿三日:指农历八月初三,是重阳节。
  2. 徐性臣:即徐熙,字元瑞(一作元瑞),号雪江,北宋画家、诗人。善画花鸟,工书,与苏轼友善。
  3. 上方:指慈恩寺上方的佛塔,又称慈恩塔,建于唐代,为北京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4. 长明镫:指点燃的长明灯。长明灯,即长明灯盏。
  5. 空王:佛教语,指佛。
  6. 书摊:指摆卖书籍的地方。
  7. 窑变:指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
  8. 杰阁:指高大的阁楼。
  9. 小池:指小池塘。
  10. 卢沟行骑:指从卢沟桥出发的行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和友人徐性臣在重阳节这天游览慈恩寺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寺院环境、佛像、文物以及游人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一句“又听经声到上方”,描绘了游客们再次来到寺院,听到经声的情景。经声悠扬,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宗教气息的空间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第二句“长明镫下礼空王”,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佛教文化氛围。长明灯的点亮象征着佛教信仰的传承和延续,而礼空王则是对佛陀的一种崇拜和敬仰之情。这种氛围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佛教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第三句“书摊漫说前朝市,窑变争看古佛妆”,则描绘了人们在寺院中阅读、欣赏的场景。书摊上的古籍琳琅满目,让人们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而窑变争看的古佛妆容则展示了人们对佛教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种场景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第四句“杰阁花深留美荫,小池荷老剩余香”,则描绘了寺院内的美丽景色。杰阁花深,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小池荷花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这种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第五句“卢沟行骑登高见,怕动轮蹄断客肠”则描绘了人们登高望远的情景。卢沟桥是北京的重要景点之一,登上桥头远眺,可以一览众山小。然而,当车轮驶过时,却让人感到一阵心悸和不舍之情。这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留恋之情,也表达了对离别时的感伤与不舍之意。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寺院内的风景和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