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迥廊迥燕燕飞,送春人去恋斜晖。
似嫌荦确侵罗袜,却要残红作地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诗句时,要关注关键词语的意象,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效果,同时注意与题目结合来分析。

“塔迥廊迥燕燕飞”,写虎丘寺塔高耸入云、古木苍翠的景象,以“塔”为中心,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虎丘寺图。在这幅图景中,“燕子”是点睛之笔,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感。

“送春人去恋斜晖”,写诗人离去,夕阳西下,斜照在塔上。“恋”字用得极为传神,表现了诗人留恋的情感。

“似嫌荦确侵罗袜,却要残红作地衣”,意思是说:这山路崎岖不平,似乎怕把穿着罗袜的游人的脚给硌伤了,却又不得不让满地的花瓣铺成地衣。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花飘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答案】

译文:

寺庙的高塔直插云霄,古树参天,绿荫浓郁。燕子在塔上飞翔盘旋。我辞别了这美丽的景色,踏着斜晖而去。山路曲折崎岖不平,

像担心把游人的罗袜踩破,又不忍将遍地的花瓣扫成地衣。

赏析:

首句描写虎丘塔楼高耸入云,树木郁郁葱葱。“塔迥”二字点明虎阜山的形势,“廊迥”则暗示了塔的构造,而“燕燕”二字更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第二句由“燕子”引出,点出虎丘寺的所在。“送春人”三字表明作者已经离开了虎丘。“人去”二字,又使人想起那塔上鸣叫的黄莺儿,它们仿佛在为诗人送行呢。

第三句承上启下,承接“送春”而来,写诗人离开后,斜阳西下,余辉映照着虎丘寺塔,使塔显得更加庄严神圣。

尾句写诗人离去,斜阳西下,夕阳西下,斜照在塔上。“恋”字用得极为传神,表现了诗人留恋的情感。

第四句是全诗的关键。它既写了山路曲折,又写了山路的高低不平,但更主要的是为了突出“残红”的美丽景象。作者巧妙地将落花比作了游人的罗袜,写出了落花飘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