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
中央居混沌,明德镇阽危。
不共罗山合,还同息壤遗。
媪神唐日观,江水汉家祠。
永永尊文命,汤汤罢怨咨。
霉形犹带瘦,高栋反如卑。
柏翳承虚寝,狂章待玉墀。
风云生恍惚,土木出恢奇。
忆昔鸿荒远,宁安妇子熙。
神奸浑不辨,人兽互相欺。
枯步穷乾粤,方祇骇地维。
蛇操何蚴蟉,鳌抃更躨跜。
林出刑天舞,岩藏贰负尸。
应龙飞有翼,精卫溺堪悲。
博物推中垒,传芭望少姨。
儿坪终古诧,母石至今垂。
经可百虫证,功堪四载追。
解裳嗤适裸,铸鼎讶逢魑。
定括河图象,徒闻太史疑。
规摹非近事,指点立多时。
六月当初降,千村走祷祈。
笙镛应间作,巫觋尚讴思。
瓜蔓前年决,鱼头万室为。
空纡谒者策,屡费大农资。
呵壁吾将问,搴茭且补痍。
牙须雄此辈,秘怪孰攸司。
我们需要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以便于理解每一句的含义。
- 淮海皆平壤,隆然片石支。
- “淮海”指的是中国北方的淮河和黄河之间的地区。
- “皆平壤”表示这片土地平坦如地。
- “隆然”形容石头高耸。
- “片石”指一片小石头。
- “支”在这里是支撑的意思。
- 整句意思是:淮海之间都是平坦的土地,只有一块岩石独自耸立。
- 中央居混沌,明德镇阽危。
- “中央”是指中间部分。
- “居混沌”形容这里是混沌未开的状态。
- “明德”表示光明的德行。
- “镇”是稳定、安定的意思。
- “阽危”意味着危险即将来临。
- 整句意思是:在中央位置,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有光明的德行来稳住局面,避免危机。
- 不共罗山合,还同息壤遗。
- “不共”表示不同。
- “罗山”指的是罗盘山上的石头。
- “合”在这里是结合的意思。
- “息壤”通常用来比喻肥沃的土地。
- 整句意思是:这里与罗盘山不同,它留下的是肥沃的土地。
- 媪神唐日观,江水汉家祠。
- “媪神”是指老妇人的神,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女性神灵。
- “唐日观”可能是指唐朝时期观察日出的地方。
- “江水”可能是指长江的水。
- “汉家祠”是指汉朝的祠堂。
- 整句可能是说这位神灵在观察日出的地方,长江的水也在汉朝的祠堂中流淌。
- 永永尊文命,汤汤罢怨咨。
- “永永”表示永远。
- “尊”表示尊敬。
- “文命”可能是指文王的命令。
- “汤汤”表示盛大的样子。
- “罢怨咨”表示停止抱怨和忧虑。
- 整句意思是:永远尊重文王的命令,盛大的场景使得人们的怨恨忧虑都停止了。
- 霉形犹带瘦,高栋反如卑。
- “霉形”可能是指霉菌的形状。
- “带瘦”表示带有瘦弱的感觉。
- “高栋”可能是指高大的柱子。
- “反如卑”表示反而显得低矮。
- 整句意思是:霉菌的形状仍然带有瘦弱的感觉,高大的柱子反而显得低矮。
- 柏翳承虚寝,狂章待玉墀。
- “柏翳”可能是指柏树的阴影。
- “承虚”表示承接虚空。
- “玉墀”可能是指玉石铺成的台阶。
- 整句可能是说,柏树的阴影承接着虚空,而玉石铺成的台阶等待着人们的脚步。
- 风云生恍惚,土木出恢奇。
- “风云”可能是指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象。
- “生恍惚”表示产生了模糊不清的感觉。
- “土木”可能是指土木结构。
- “出恢奇”表示出现了非凡的景象。
- 整句意思是: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象产生了模糊不清的感觉,土木结构出现了非凡的景象。
- 忆昔鸿荒远,宁安妇子熙。
- “鸿荒”可能是指遥远的时代。
- “远”表示遥远。
- “宁安”表示和平安宁。
- “妇子”可能是指妇女和孩子。
- 整句意思是:回想远古时期,那时的人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
- 神奸浑不辨,人兽互相欺。
- “神奸”可能是指神性的东西和奸诈的东西混合在一起。
- “浑不辨”表示不分彼此。
- “人兽”可能是指人类和野兽。
- “互相欺”表示相互欺骗。
- 整句意思是:神性和奸诈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无法分辨;人类和野兽相互欺骗。
- 枯步穷乾粤,方祇骇地维。
- “乾粤”可能是指乾县(今陕西乾县)以南的地区。
- “穷”表示尽头,穷尽。
- “方祇”可能是指刚刚才看到或者听到。
- “骇地维”表示震惊地面的物体。
- 整句意思是:沿着乾县以南的地区,人们只能看到地面被震惊。
- 蛇操何蚴蟉,鳌抃更躨骹。
- “蛇操”可能是指蛇的动作或姿态。
- “蚴蟉”表示蜿蜒曲折的样子。
- “鳌抃”可能是指巨鳌的舞蹈动作。
- “躨骹”表示迟缓、缓慢的样子。
- 整句意思是:巨鳌的舞蹈动作更加缓慢曲折。
- 林出刑天舞,岩藏贰负尸。
- “林出”可能是指山林中出现了某种景象或人物。
- “刑天舞”可能是指刑天的表演或舞姿。
- “岩藏”可能是指山洞中隐藏了某种东西或人物。
-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山林中出现了某种景象或人物;山洞中隐藏了某种东西或人物。
- 应龙飞有翼,精卫溺堪悲。
- “应龙”可能是指应龙这种动物。
- “飞有翼”表示有翅膀飞翔。
- “精卫溺堪悲”表示精卫投水自杀的情景让人感到悲伤。
- 这个句子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和神话传说的哀悼之情。
- 博物推中垒,传芭望少姨。
- “博物”可能是指博学多识的人或学者。
- “中垒”可能是指宫中的壁垒或守卫。
- “传芭”可能是指传播信息的人或使者。
- “少姨”可能是指年轻的女子或少女。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博学多识的人或学者传播信息给宫中的年轻女子或少女。
- 儿坪终古诧,母石至今垂。
- “儿坪”可能是指儿童玩耍的地方或地方的名称。
- “终古诧”表示长期以来都很惊讶。
- “母石”可能是指母亲留下的石头或纪念碑。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儿童玩耍的地方或地方的名称让母亲留下的石头或纪念碑感到惊讶;母亲留下的石头或纪念碑至今仍然矗立在那里。
- 经可百虫证,功堪四载追。
- “经可百虫证”表示可以证明各种虫子的行为或特性。
- “功堪四载追”表示功绩值得长时间地追求或纪念。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这部典籍可以证明各种虫子的行为或特性;其功绩值得长时间地追求或纪念。
- 解裳嗤适裸,铸鼎讶逢魑。
- “解裳”可能是指脱下衣服。
- “嗤适裸”表示嘲笑裸体。
- “铸鼎讶逢魑”表示惊讶于铸成了像鬼魅一样的鼎。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脱下衣服嘲笑裸体,惊讶于铸成了类似鬼魅一样的鼎。
- 定括河图象,徒闻太史疑。
- “定括”可能是指确定并归纳某事。
- “河图象”可能是指河图的形象或符号。
- “太史疑”表示太史怀疑或猜测。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确定并归纳了河图的形象或符号,但只是听到太史的猜测或疑惑。
- 规摹非近事,指点立多时。
- “规摹”可能是指模仿或复制。
- “近事”可能是指近期的事情或事件。
- “指点”可能是指指点或指导。
- “立多时”表示持续很长时间。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模仿或复制不是近期的事情或事件,但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的指点或指导。
- 六月当初降,千村走祷祈。
- “六月”可能是指农历的六月。
- “当初降”表示初次出现或降临。
- “千村”可能是指成千上万的村庄或村落。
- “走祷祈”表示到处祈求神明保佑或保佑祈祷。
-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农历六月份刚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村庄到处祈求神明保佑或保佑祈祷。
- 笙镛应已久,来朝复何求?
- “笙镛”可能是指乐器笙和锣鼓等乐器的声音或声音的组合。
- “应已久”表示已经很久了。
- “来朝复何求?”表示不需要再寻求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