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九隆汉所开,唐代六诏争喧豗。
玉斧画河段氏立,阿𧞔殉节梁王摧。
濠梁真人设郡县,炎徼西南俱革面。
分司古刺始羁縻,贡琛莽怕旋来见。
取宝船回恤远夷,万方辐辏仁宗时。
此香不减芬陀味,此水应超苏合池。
甲煎百和花盈缶,六一泥封篝火后。
班衣染麝锯耳酋,珠络挈瓶马郎妇。
熬成细字镌青铜,进入春风生六宫。
一洒罗衣长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
可怜债帅如香尉,购得朱门媚权贵。
分宜遗臭塞两仪,当时直压龙涎气。
枕顶余芳世庙修,御衣小炷纯皇留。
南都谱记春桥顾,勋戚方传恭顺侯。
华胥旧事无人识,流落江南并江北。
金仙铅泪一函中,梦破香销弹不得。

洪熙古刺水歌同全谢山作

诗:哀牢九隆汉所开,唐代六诏争喧豗。

译:“哀牢九隆”指哀牢国的九个地方,“唐代六诏”指的是唐代时六个强大的政权争夺霸权。

注释:哀牢是汉代的地名,这里指哀牢国的九个地方;唐代时有六个强大政权相互争斗。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唐代时期哀牢国九个地方的繁荣景象,以及当时六个强大政权之间的争斗和矛盾。

第二句:玉斧画河段氏立,阿𧞔殉节梁王摧。

译:用玉斧画的黄河河段被段家建立,阿𧞔为梁王牺牲。

注释:玉斧是古代用来绘画的工具,这里指用玉斧画出的黄河河段。段家是指东汉末年的段颎,他被封为河内郡侯,因此被称为“河内侯”。阿𧞔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将军,他曾在平定西域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后来因为得罪了梁王而被杀害。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东汉时期黄河河段的繁荣景象,以及段颎被封为河内侯、阿𧞔因战功卓著而被杀的历史事件。

第三句:濠梁真人设郡县,炎徼西南俱革面。

译:濠梁真人设置了郡县,炎徼地区的人们也都改变了面貌。

注释:濠梁真人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他善于治理政务,曾设立郡县制度。炎徼地区是指今天的云南地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三国时期濠梁真人治理政务的成果,以及炎徼地区人民的变化和进步。

第四句:分司古刺始羁縻,贡琛莽怕旋来见。

译:分司古刺开始设置羁縻制度,贡物进贡给朝廷,王莽害怕后也来了见。

注释:分司古剌是指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即在边疆地区设置官员进行治理。羁縻制度是指在边疆地区设置官员进行管理的同时,保留当地的民族自治权,使其能够自主地发展经济和维持社会秩序。贡物进贡给朝廷是指当地百姓向朝廷交纳赋税和贡品。王莽害怕后也来了见是指王莽当政期间,各地诸侯王纷纷前来朝见,希望得到皇帝的庇护和支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分司古刺制度下边疆地区的治理成果,以及贡物进贡给朝廷和诸侯王前来朝见的现象。

第五句:取宝船回恤远夷,万方辐辏仁宗时。

译:从海外取回宝物安抚远方的人,万方辐辏在仁宗时期。

注释:取宝船是指从海外获取珍贵物品的船只,这里指从海外带回宝物以安抚远方的人。万方辐辏是指全国各地都聚集到这里来,形容人或事物众多且集中。仁宗时期是指北宋时期的仁宗年间,这个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海外取宝行动的成功和仁宗时期的社会稳定景象。

第六至第九句:此香不减芬陀味,此水应超苏合池。

此香不减芬陀味是指这种香料的味道并不比芬陀(一种珍贵的香料)差,此水应超苏合池是指这种水的味道应该超过传说中的苏合池(一种神奇的水源)。

注释:芬陀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这里指这种香料的味道并不比芬陀差。苏合池是一种神奇的水源,这里指这种水的味道应该超过传说中的苏合池。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香料和水的赞美之情,认为它们的品质并不逊色于芬陀和苏合池。

第十至第十二句:甲煎百和花盈缶,六一泥封篝火后。

甲煎百和花盈缶是指将甲煎百和放入花瓶中,使花朵盛开盈满花钵;六一泥封篝火后是指用六一泥(一种陶瓷材料)封堵篝火后的痕迹。

注释:甲煎百和是一种香料,这里指将甲煎百和放入花瓶中以美化花朵。六一泥是用六种不同的泥土混合而成的陶土,这里指用六一泥封堵篝火后的痕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将香料和花朵放置在花瓶中的场景。

第十三至第十五句:班衣染麝锯耳酋,珠络挈瓶马郎妇。

班衣染麝锯耳酋是指用麝香染色的衣服让耳朵看起来像锯齿状的酋长;珠络挈瓶马郎妇是指用珍珠串成的饰品让马郎妇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

注释:班衣是一种服饰的名称,这里指用麝香染色的衣服让耳朵看起来像锯齿状的酋长。马郎妇是指女子的昵称,这里指用珍珠串成的饰品让马郎妇看起来更加美丽动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酋长和马郎妇的装束和饰品,展现了他们独特的魅力和身份。

第十六至第十八句:熬成细字镌青铜,进入春风生六宫。

熬成细字镌青铜是指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进入春风生六宫是指这些青铜器被带入宫中并受到皇帝的喜爱。

注释:熬成细字是指在青铜器上雕刻精细的文字;镌青铜是指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进入春风生六宫是指这些铜器被带进宫中并受到皇帝的喜爱。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青铜器的重视和对宫廷文化的欣赏。

第十九至第二十三句:一洒罗衣长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

一洒罗衣长不灭是指将丝绸衣物洒上香水使其长久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是指希望君王能够恩宠自己直至生命的尽头。

注释:罗衣是指丝绸制成的衣服;氤氲是指香气弥漫的样子;愿与君恩终是指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宠直至生命的尽头。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君王恩宠和荣耀的渴望。

第二十四至第三十一句:可怜债帅如香尉,购得朱门媚权贵。

可怜债帅如香尉是指那些像香尉一样欠债的豪强;购得朱门媚权贵是指他们通过购买豪宅来讨好权贵。

注释:债帅是指欠债的豪强;香尉是指负责祭祀仪式的人员;朱门媚权贵是指权贵们通过购买豪宅来讨好他们。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豪强为了讨好权贵而不惜负债的行为。

第三十二句:分宜遗臭塞两仪,当时直压龙涎气。

分宜遗臭塞两仪是指分宜(指明朝宦官刘瑾)留下的臭名远播到宇宙两仪之间;当时直压龙涎气是指他的威势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敌。

注释:分宜是指明朝宦官刘瑾;遗臭指留下坏名声;两仪是指宇宙中的天地;龙涎气是指非常珍贵且有特殊香气的东西。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刘瑾恶行的谴责和对其威势的羡慕之情。

第三十三至第四十句:枕顶余芳世庙修,御衣小炷纯皇留。

枕顶余芳世庙修是指世庙(指皇帝的寝宫)中还保存着一些美好的香气;御衣小炷纯皇留是指皇帝的衣服上仍然保留着纯皇的香味。

注释:枕顶余芳是指世庙中残留的美好香气;世庙是指皇帝的寝宫;御衣小炷是指皇帝的衣服上残留着纯皇的香味。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遗物和香气的喜爱之情。

第四十一句:南都谱记春桥顾,勋戚方传恭顺侯。

南都谱记春桥顾是指南都(指南明南京)记载着春桥顾的功绩;勋戚方传恭顺侯是指功勋显赫的家族正在传颂着恭顺侯的名号。

注释:南都是指南京;春桥顾是指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勋戚方传恭顺侯是指功勋显赫的家族正在传颂着恭顺侯的名号。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成就的赞美以及对勋戚家族的敬仰之情。

第四十五句:华胥旧事无人识,流落江南并江北。

华胥旧事无人识是指华胥国的历史事迹没有人知道;流落江南并江北是指华胥国的遗迹遍布江南地区直到长江以北。

注释:华胥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历史事迹没有人知道;华胥遗迹遍布江南地区直到长江以北。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华胥国历史的感叹和对江南文化遗产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