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五两,明月弄波心。
忽听清砧起,始嗟秋气深。
胡笳空塞北,客梦落湘阴。
一夜西崖水,茫茫感不禁。

【注释】

朔风:指北方的寒冷之风。五两,即五更。波心:水中波纹。清砧:古时捣衣石上常有砧声,故称。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湘阴:地名。在湖南。客梦落湘阴:指客居他乡的人梦见家乡,感到悲伤而落泪。西崖: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县东。

赏析:

《泊磊石》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北风凛冽、明月当空的夜晚,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凄凉。诗人感叹自己客居他乡,无法归乡,只能借酒浇愁,夜不能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

首句“朔风吹五两”,描绘了一幅北风凛冽、寒气逼人的冬日景象。诗人用“朔风”一词,既表达了季节的特点,又渲染了一种苍凉孤寂的氛围。接下来,“明月弄波心”一句,以明月为媒介,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舞动的银蛇,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美。然而,这种美却无法抚平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伤。

第二句“忽听清砧起”,突然之间,一阵清脆而又悠扬的砧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诗人仿佛听到了远方亲人的呼唤声,那是来自家乡的声音,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这一刻,诗人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他开始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不仅仅是对故乡的眷恋,更是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

第三句“始嗟秋气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些景色却带来了更深的伤感。因为在这个时刻,他已经远离了自己的故乡,无法再与亲人一起欣赏这美丽的秋景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时光的流逝带走了青春和活力,留下了无尽的空虚和遗憾。

第四句“胡笳空塞北”,诗人继续展开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充满音乐的场景。胡笳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它发出的旋律优美而又深沉。诗人想象中的胡笳之音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传到了塞北之地。然而,这里的胡笳之音并非是欢快的音乐,而是充满了悲伤和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牵挂。

第五句“客梦落湘阴”,诗人再次回到了现实。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家乡湘阴生活的日子,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然而,如今自己却漂泊在外,无法回到那个熟悉的家园。诗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第六句“一夜西崖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西崖水是指黄河边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那里水天一色,景色宜人。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道水却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和情感。他想象着自己在这片水域中漫步的情景,那是多么美好而惬意的事情。然而,现在他却只能在梦中回到这里,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最后一句“茫茫感不禁”,诗人用“茫茫”一词来形容自己内心的迷茫和不安。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放下心中的思念之情。这种迷茫和不安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挣扎。然而,他也明白自己必须坚强面对这一切,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继续前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未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北风凛冽、明月当空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文人的内心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