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动幽人思,昏黄过草堂。
江明初上月,地白已凝霜。
相见更何事,岁寒心不忘。
石床终夕语,松隙又晨光。

【注释】:

  1. 忽动幽人思:突然勾起了幽居者的思绪。
  2. 昏黄:天色微明,指月色。
  3. 过草堂:经过诗人的草堂。
  4. 江明初上月:江面开始出现月亮的光亮。
  5. 地白已凝霜:地面已经结霜。
  6. 相见更何事:见面后又有什么话可说呢?
  7. 岁寒心不忘: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心中也永远记得。
  8. 石床终夕语:石床上一直说到深夜。
  9. 松隙又晨光:松林间透出早晨的光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在月夜中拜访友人,通过描写月光、霜气以及与朋友的交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首联“忽动幽人思,昏黄过草堂。”开篇就点明了诗人因思念而来到友人的草堂,同时用“昏黄”来形容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朦胧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颔联“江明初上月,地白已凝霜。”描绘了江面和地面的景象。这里的“江明初上月”意味着江面上初现月光,而“地白已凝霜”则描绘了地面上已经覆盖了一层霜。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夜晚的自然美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颈联“相见更何事,岁寒心不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后的感受。尽管时间已经深夜,但诗人与友人仍然有话可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彼此之间深厚的友情,更因为诗人始终铭记着岁月变迁中不变的情感。

尾联“石床终夕语,松隙又晨光。”则是诗人与友人深夜长谈的情景。他们坐在石床上,一直谈到深夜,直到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松树缝隙洒下来。这两句既表现了两人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自然景物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霜气、草堂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间的交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使得作品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