嶓冢岷山两不分,登楼极目水沄沄。
仙人许我借黄鹤,何日从君飞白云。
终古梅花无数落,到今玉笛几回闻。
沃焦一发横沧海,饱看东流正夕曛。
这首诗是李白与友人陶渊明在长江边相遇,共同欣赏美景时所作。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嶓冢岷山两不分,登楼极目水沄沄。”
- 解释:嶓冢(bó zhuò)指汉水上游的一个地名,而岷山则是指今天的山脉。两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面对连绵不断的岷山和嶓冢,分不清哪是岷山哪是嶓冢,视野开阔到了极致。
第二句:“仙人许我借黄鹤,何日从君飞白云。”
- 解释:这里诗人用“仙人”自比,表示自己像仙人一样高超的武艺或神通。他向陶道人许愿能借用黄鹤之术,希望有一天能够乘黄鹤升天,飞往云端。这里的“黄鹤”通常象征着仙界或超凡脱俗的能力。
第三句:“终古梅花无数落,到今玉笛几回闻。”
- 解释: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无数的梅花凋零,但至今仍然能够听到玉笛的声音,这暗示了尽管时光变迁,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通过“玉笛”,诗人也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赞美。
第四句:“沃焦一发横沧海,饱看东流正夕曛。”
- 解释:诗人用“沃焦一发横沧海”来形容自己像一根火柴一样微不足道,但却能在沧海中燃烧。这句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或自我价值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持续存在的感慨。
第五句:“赏析:”
这句话可能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或者是一种哲学性的反思。李白在这里可能在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即使个人渺小如尘,但仍然可以欣赏并追求那些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
第六句:“沃焦一发横沧海,饱看东流正夕曛。”
“沃焦一发横沧海”形容诗人如同一根火柴般微不足道,但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仍能燃烧自己的火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持的赞美。而“饱看东流正夕曛”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诗人在欣赏这美丽景色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人生的短暂和宝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诗人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与友人的交谈,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