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生奇怀,披衣步江步。
悠然踏莎行,草露湿芒屦。
渔歌烟外烟,鸿影渡旁渡。
对此夜何长,不知秋已暮。
居人坐江楼,离人倚江树。
苦乐不同心,讵可背月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第一句:明月生奇怀,披衣步江步。

  • 注释:明月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感慨,我披上衣服,沿着江边散步。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和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二句:悠然踏莎行,草露湿芒屦。

  • 注释:我在月光下漫步,草上的露珠打湿了我的鞋。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在月光下漫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寥。

第三句:渔歌烟外烟,鸿影渡旁渡。

  • 注释:远处传来渔人的歌声,鸿雁的影子在渡口徘徊。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渔人的歌声和鸿雁的影子,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四句:对此夜何长,不知秋已暮。

  • 注释:这样的夜晚有多长呢?我不知道秋天已经结束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五句:居人坐江楼,离人倚江树。

  • 注释:有的人坐在江边的楼上,有的人靠在江边的树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忙而美丽的城市夜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群和他们的行动,表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六句:苦乐不同心,讵可背月去。

  • 注释:苦与乐不同的心灵无法相融,怎么能离开月亮而去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苦乐不同、心灵难以相通的感慨。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诗中的景物如明月、江楼、江树、渔歌、鸿影等,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