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荒寒见真意,巨然僧后有遗音。
秋镌秃管山成骨,鬼避枯禅月印心。
天分如公高石谷,人间何世怆云林。
袈娑磅礴神酣候,澹墨萧疏缀苦吟。

这首诗描绘了石涛的山水画,充满了艺术韵味和深邃的哲理。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一片荒寒见真意,巨然僧后有遗音
  • “一片荒寒”形容画面的整体风格,给人一种荒凉、寂静的感觉。
  • “真意”指的是画家的内心世界或画作传达的情感。
  • “巨然僧后”指宋代画家巨然和尚的作品,这里暗示着画家在巨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遗音”是指前人的艺术遗产和精神传承。
  1. 秋镌秃管山成骨,鬼避枯禅月印心
  • “秋镌”指的是秋天雕刻的石头,这里比喻画家用笔如同雕刻一样细致入微。
  • “秃管”指的是没有笔毛的笔,这里比喻画家用笔如同秃笔一样有力。
  • “山成骨”形容画面的线条如山般坚实有力。
  • “鬼避枯禅”意味着画家的作品仿佛能吸引鬼魂,表现出作品的生动和灵动。
  • “月印心”形容画家的作品如同月亮般明亮、清澈,能够映照出画家内心的世界。
  1. 天分如公高石谷,人间何世怆云林
  • “天分”指的是画家的天赋和才华。
  • “公”是对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
  • “高石谷”指的是画家擅长于绘制石景、山水等题材。
  • “人间”指的是世俗世界。
  • “怆云林”意为感到悲伤和失落,这里的”云林”可能指的是远离世俗纷扰的自然山林。
  1. 袈娑磅礴神酣候,澹墨萧疏缀苦吟
  • “袈娑”指的是僧人的服饰,这里借指画家的服饰。
  • “磅礴”形容气势宏大、壮观。
  • “神酣侯”指的是画家沉浸在创作中的状态。
  • “澹墨”指的是淡雅的墨色。
  • “萧疏缀苦吟”形容画家在创作时的态度,既严肃认真又不失潇洒从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