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少陵诗,先当识疵累。
疏略而平浅,便滋两宋弊。
注释:在刚开始学习杜诗时,应先识别出他的诗歌中的瑕疵和毛病。
疏略而平浅,便滋两宋弊。
译文:在刚开始学习杜诗时,应先识别出他的诗歌中的瑕疵和毛病。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文学创作的评论诗,诗人认为,在开始学习杜诗之前,首先应该认识到杜诗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初学少陵诗,先当识疵累。
疏略而平浅,便滋两宋弊。
注释:在刚开始学习杜诗时,应先识别出他的诗歌中的瑕疵和毛病。
疏略而平浅,便滋两宋弊。
译文:在刚开始学习杜诗时,应先识别出他的诗歌中的瑕疵和毛病。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文学创作的评论诗,诗人认为,在开始学习杜诗之前,首先应该认识到杜诗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也揭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深刻思考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注释】 落花七首: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共七首,这是第三首。“落花”指落花时节,春末夏初,百花凋零的季节。 其三:是其中的第三首。 纷纷:形容落花多而杂乱。 闲庭:庭院宽敞幽静,没有行人来往,所以叫“闲庭”。 片片:像片片的花瓣一样。 衔:含着。这里说鸟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嘴里叼着落花。 香消:花香已散尽。 坠粉:落下的花粉。 侵:沾湿了。 珠箔:珠帘。 色夺:颜色被夺去。 残红:落花。 启印函
【注释】 潇洒:洒脱。陆剑南:指陆游,他自号剑南居士。取境:取景、构图。闲适:从容不迫;安闲自在。雄词:雄浑的诗。戛金铁:形容声音洪亮有力。 【赏析】 此为论诗绝句中的第三十九首。全诗写陆游作诗时的情景,突出表现其“雄词”的气概。 前两句说,陆游作诗很洒脱,取镜构图十分从容自在。“潇洒”是诗人自谦之词,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精到理解和高超造诣。“取境最闲适”这一句,概括了陆游一生创作活动的基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别》。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过江名士溯典午,风流潇洒多人豪。 【注释】:“典午”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这里借指江东地区。“风流潇洒”形容人才出众。 【赏析】:首联描绘了一群文雅潇洒、才华横溢的江东文人,他们继承了东汉末年的遗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2. 千祀灵源富钟毓,品地直与龙门高。 【注释】:“灵源”通常是指山水之美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七夕谣》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 释义:将女儿嫁给远方的士兵,不如抛弃她们回到自己身边。 - 译文:将妻子嫁给士兵,不如让她回家。 2. 诗句释义:后人诵此语,恻恻心暗伤。 - 释义:后世的人们吟诵这些话语,内心感到悲伤和哀伤。 - 译文:后代人朗诵这些话语,内心感到悲伤和哀伤。 3. 诗句释义:团圆儿女情,根本在农桑。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儿子的诗歌,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祝愿。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1. 造物生美材,暴弃良可惜。无负培植心,亟宜求自立。 释义:大自然创造了美好的才能,却被轻易地抛弃,这是多么可惜啊!不要让这种才华被辜负,应当尽快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2. 自立果云何?在不囿于习。目下风俗颓,相耀衣与食。 释义:自立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关键在于不局限于习惯。眼下的风气已经颓废
【注释】 随园:即袁枚的号,他的诗集有《随园诗话》。主性灵:以性情为主。韩冬郎:指唐代诗人韩愈。刻划:刻画、修饰。乃:就。 【赏析】 这是袁枚论诗绝句中的一首。此诗是作者自评自己诗歌创作特点和态度的诗作。 这首诗前两联是说:袁枚主张诗歌要表达自己的性情,不要刻意雕琢,像韩愈一样,“乃有天真阁”。所谓“天 真”,就是自然、真诚的意思。“工涂泽”即“工于修饰”,指诗歌的辞藻讲究,修饰过分
诗句“融洽陶公性,乃有陶公诗”的译文为: 陶渊明的性情与诗歌完美融合,由此创作出了众多传世佳作。 注释及赏析如下: 1. 作者介绍:赵清瑞(字冰涣,一字冰盦),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作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 诗句原文:“融洽陶公性,乃有陶公诗。” 3. 字面翻译:陶渊明的性情与诗歌完美融合,因此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4. 词语解析: - 融洽
笠翁曼倩俦,俶傥亦可喜。 仙才鬼才外,未能成一体。 注释: 笠翁:指的是元好问的字号,也代指其人。曼倩: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常以曼妙的舞姿和轻盈的身姿出现。 俶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不拘一格。亦可喜:表示对这种才华的喜爱。 仙才:指超凡脱俗的才华。 鬼才:指具有奇特才华的人。 未能成一体:表示这种才华虽然独特,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一
【注释】 杰然:高峻的样子。海藏楼:指海藏寺的藏经楼。海藏寺在杭州,建于北宋,是江南著名的佛刹。楼高耸入云,有如天柱,故称“杰然”。清削:清雅超脱。馀味:犹余香。苦头陀:苦行僧。微带蔬笋气:蔬笋即竹笋,这里用来形容苦行僧身上散发出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海藏寺后所作的绝句。诗中通过描写海藏楼的高大、建筑的清雅、环境的自然和僧人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境界
注释: 1. 恻恻冢高低:形容坟墓高矮不齐。 2. 催人速行乐:催促人们赶快享乐。 3. 七字真足传,传遍江南北:意思是这首诗的七言绝句足以流传千古,它的魅力已经传播到江南和北方。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评论诗。诗人在诗中提出了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应该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应该更加注重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他认为,诗歌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传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注释】 遇:碰到,遇见。小鬟:年轻女子。解诗胜老妪:比老妇人更会做诗。馀音: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曲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黄河句:指杜甫的《黄河》一诗。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说,在旗亭遇到一个年轻女子,她解诗的能力超过一般的老妪。“遇”字是关键,表明诗人与这个女子的偶然相会;“遇”,也表明这位女子的解诗本领非同一般。颔联两句说,这位年轻女子不仅解诗能力强过老妪,而且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注释】 六代:指东晋、宋、齐、梁、陈、隋六个朝代。竞华腴:争着华丽丰满的词藻。含古意:有古人的遗风。芙蓉:荷花,也称莲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论诗绝句的第二首。前两句说,从晋到隋六个朝代中,都竞相使用华丽的词采来写文章(即“竞华腴”),但其中仍保存有古人的风格和意趣。后两句说,秋天的水清澄地洗涤着荷花(即“濯秋水”),我喜爱它的天然美丽(即“我爱天然丽”)。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玉树:比喻美质,指文才。绮弱:形容文辞柔靡,缺乏骨力。何用咎(jiù)狎(xiá)客:用什么责备那些轻薄浅薄的文人。何用:为什么,表示反问。 【赏析一】 首句写诗人赞美诗才之美,认为它有玉树那样挺拔,有新声一样悦耳。第二句写其诗作内容贫乏而形式柔靡。第三句说:诗歌的内容是刚强还是柔和,与作者的身份无关,不必怪罪那些轻佻浅薄的文人。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当时一些文人轻薄浮艳诗风的不满。
【注释】: 荦(lǒu)确:刚直。昌黎:即韩愈,字退之。盘空:指气势雄浑。硬语:指语言简明有力。风雅:指诗歌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正宗:正统。秋怀:诗人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一首,主要写韩愈诗作的特点。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八十一个字。 开头两句:“荦确昌黎翁,盘空多硬语。”意思是说韩愈像一位刚直不阿的山公,他的文章如盘空的山峰一样雄伟挺拔,用词简练有力,富有力量
鄙哉王次回,强颜冒温李。 艳词有寄托,岂类负涂豕。 注释:①次回:诗人的自谦之称,意谓自己不如杜甫、李白。②负涂猪:比喻文辞浮华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人。③艳词:指艳丽的诗。④杜甫、李白: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一首,主要批评了当时的一些诗人只追求文辞的华丽,而不求内容充实的思想和作风。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像杜甫、李白那样,既有优美的文辞,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赵清瑞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十五》是一首充满画意与诗意相结合的诗歌,其中“摩诘老画师”指诗人自比为唐代著名画家王维,以突出其绘画技艺。诗句“诗亦同画妙”强调了诗与画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之处。 “鹿柴辛坞间”,描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鹿柴位于山间的小径旁,周围环境清幽,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是在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理的思考。 “寓目都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