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燠变昏旦,穿云去去迟。
悬崖乌撒路,短草暮春时。
野寺看泉窦,山田散雨丝。
归心正愁寂,怕听《鹧鸪词》。
重过黔南
寒燠变昏旦,穿云去去迟。
悬崖乌撒路,短草暮春时。
野寺看泉窦,山田散雨丝。
归心正愁寂,怕听《鹧鸪词》。
注释:
- 寒燠变昏旦:天气的变化导致天色昏暗。寒燠,指气候的冷热变化。
- 穿云去去迟:形容山路蜿蜒曲折,行走缓慢。穿云,通过云雾缭绕的山路。
- 悬崖乌撒路:描述山路险峻,沿着悬崖峭壁蜿蜒前行。乌撒,地名,位于今天的贵州省境内。
- 短草暮春时:春天来临,草地上的草还很短,暗示春天的到来。
- 野寺看泉窦:在野外寺庙中看到泉水涌出的水孔。
- 山田散雨丝:形容山间的田野里飘散的细雨如丝般轻柔。
- 归心正愁寂:内心的思绪随着归乡的路途而变得更加愁绪万千。
- 怕听《鹧鸪词》:害怕听到《鹧鸪词》,因为《鹧鸪词》是一首哀婉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景色和内心感受的诗。诗人在黔南(今贵州地区)旅行,途中经历了变幻莫测的气候和崎岖的山路。他沿途欣赏着悬崖峭壁上的路、春天里的短草以及山间细腻的雨丝。然而,这些美丽的景色并没有缓解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最后一句“怕听《鹧鸪词》”表达了他对这首诗的畏惧和担忧,因为它传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迷茫和对家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