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锸村村遍,锄经迹已荒。
古风谈父老,遗俗重书香。
客梦三家店,诗寻七世堂。
笑余同塞雁,去住总他乡。

【注释】

过儿丘:指山中村落。荷锸(chā):扛着锄头去开垦土地。锄经:耕治田土,使土地肥沃。迹已荒:耕种的痕迹已经消失。古风:指当地的民俗风情。遗俗重书香:重视读书的风气。三家店:旧时客店里供客人休息的地方。七世堂:旧时家族宗谱上记载祖宗辈次的祠堂。笑余同塞雁:指作者自己像塞上的大雁一样,在异乡飘泊。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位游子在异地他乡思乡之情。开头三句“荷锸村村遍,锄经迹已荒”,描绘了一幅广袤的乡村景象:处处有人扛着锄头,四处开垦。可是经过几年辛勤的耕作以后,那些曾经耕种过的田地已经变得荒芜了。这两句既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酸楚。

接着三句“古风谈父老,遗俗重书香”,则表现了乡民们淳朴的风俗。他们重视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而作者却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自己的家乡已经没有读书人了。这两句既写出了作者对家乡读书风气的怀念,也表现出了他对自己未能继承父志、振兴家业的自责。

接下来“客梦三家店”一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外地的客栈生活。那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小天地,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喝酒、下棋,十分惬意。而如今,自己却像一只孤雁一样,漂泊在异乡,无法找到归宿。这种对比让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更想早日回到家乡。

最后两句“诗寻七世堂,笑余同塞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想象着自己回到故地后的情景,希望能找到一家七代同堂的大族,与他们一起分享这份难得的亲情和友情。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如同塞上大雁一般漂泊在外,无法停歇。这种无奈的心情让他倍感凄凉,只能以自嘲的方式安慰自己。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景象、表达思乡之情、描写客栈生活以及回忆七世堂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