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宿迁

茅店闻鸡梦不成,起寻残月独长征。
霜栖白草秋无色,沙走黄河夜有声。
雨雪关山双鬓短,风涛宦海一身轻。
来时记过新丰市,酌尽醇醪气未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宿迁》是清代文学家赵对澄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宿地出发前往宿迁时的景象及内心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独特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对澄,字子征号野航,生于合肥,是一位举人且曾任广德学正。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有《小罗浮馆诗》等作品流传。

  2. 诗歌原文与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清晨出发时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诗句“茅店闻鸡梦不成”反映了旅途中的困顿,以及夜半时分听到鸡鸣后无法再次入睡的无奈。接下来,“起寻残月独长征”则描述了清晨独自启程时的孤独与坚毅。

  3. 意象与象征:诗中的“霜栖白草秋无色”使用了“霜”和“白草”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冷清和孤寂的氛围;“风涛宦海一身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杂念的境界。同时,“雨雪关山双鬓短”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而“风涛宦海一身轻”又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和超然心境。

《晓发宿迁》不仅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歌,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哲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