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草何曾破屐痕,拌他簪履散平原。
听松有伴常偕影,得句谁酬自倒樽。
短榻久抛尘市梦,残编聊共古今论。
不缘蛙鼓莺簧奏,绝少清声聒耳喧。
诗句解析与注释:
- 径草何曾破屐痕,拌他簪履散平原。
- 注释: “径草”指的是小路旁的草丛,“破屐痕”是指鞋底被草根刺破的痕迹。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经常在乡间小路上行走,鞋子上留下了许多足迹。“拌他簪履散平原”意味着这些足迹遍布在平坦的原野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时的情景。
- 听松有伴常偕影,得句谁酬自倒樽。
- 注释: “听松有伴”指的是诗人常常在松树下倾听松涛声,而“偕影”则是指这些松涛声仿佛是影子一样陪伴着他。“有伴常偕影”进一步强调了松树对诗人的陪伴。“得句谁酬自倒樽”意味着诗人创作出美妙的句子后,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倒出酒杯来庆祝。
- 短榻久抛尘市梦,残编聊共古今论。
- 注释: “短榻”指的是简陋的休息处所,“久抛尘市梦”意味着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到繁华的城市中去追求名利。“残编聊共古今论”意味着诗人在这里阅读旧书,与古人进行对话和思考。
- 不缘蛙鼓莺簧奏,绝少清声聒耳喧。
- 注释: “不缘蛙鼓莺簧奏”意味着不是因为听到青蛙的叫声和黄鹂的鸣叫而感到烦躁。“绝少清声聒耳喧”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少听到喧嚣和嘈杂的声音。
译文:
- 路边的小草未曾磨损过我的竹皮鞋,它们却散落在原野之中。
- 我常与松树相伴聆听风声,创作出优美的诗句后会自酌美酒。
- 我已经许久未回城市追逐功名,只是偶尔翻阅古籍,与古人探讨问题。
- 我并不介意外界的喧嚣,因为这里的环境宁静祥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首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在乡间的行走场景,第三四句则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径草”,“松树”,“清声”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色彩和诗意。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