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残月夜鸣钲,双桨迎风一叶轻。
远戍忽闻瓜步鼓,片帆已过润州城。
漫天风雨云无主,卷地波涛雪有声。
如此中流怀利涉,几人揽辔矢澄清。

注释:

五更时分,残月高挂。江面风起,双桨轻摇。远处的戍楼里传来了打更声,片帆已过润州城。满天风雨,云海茫茫,卷地波涛,雪浪翻滚。如此中流,心怀利涉,多少人能像诸葛亮那样,手握缰绳,矢志不渝地保持清廉和清正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又紧张的江南水乡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五更残月夜鸣钲”,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五更时分,月亮已经残缺,只有一点残光。江面上,船夫们正在吹响号角。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寂静和船只行进的忙碌,为后文的紧张气氛做了铺垫。

第二句“双桨迎风一叶轻”,描绘了船行江面的动态景象。船夫们正用双桨在风中前行,而船帆却轻轻飘动,仿佛随时都可能被风吹走。这一句既写出了船只行驶的速度,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远戍忽闻瓜步鼓”,描绘了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氛围。远处的戍楼里传来了战鼓的声音,预示着战争即将爆发。这一句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戏剧性。

第四句“片帆已过润州城”,描述了船只经过润州城的情景。一片孤帆已经从视野中消失,似乎预示着和平的到来。然而,这也让人不禁思考,这种平静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

第五句“漫天风雨云无主”,描绘了天空中风雨交加的景象。乌云翻滚,仿佛失去了控制,给人一种压抑感。这一句通过对天气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第六句“卷地波涛雪有声”,描述了波浪翻滚的声音。海浪如同雪山一样汹涌澎湃,发出阵阵响声。这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波涛的声音,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最后两句“如此中流怀利涉,几人揽辔矢澄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持清廉和清正。然而,这样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呢?诗人对此充满了疑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它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揭示,也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