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郎登场鲍老笑,竿木一身任颠倒。
居然歌哭蔡中郎,但少心肝陈叔宝。
都昙答腊乍一声,胡琴羌管咿嚘鸣。
羡君玲珑体骨轻,掉臂直上屏风行。
弋阳新腔变古调,凉州妙舞含余情。
轩然旗帜拥甲兵,领军面目骄可憎。
桃梗路逢土偶语,袍笏从容相尔汝。
喁喁恩怨不肯休,世间有此痴儿女。
魏梁院本无人知,金傀儡亦罢水嬉。
獐头鼠目行处有,五官虽具徒尔为。
虎贲将军木居士,举世纷纷窃其似。
扶娄狡狯亦大奇,能令公怒令公喜。
市人一哄傀儡止,偃师之技只如此。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的杨梓,他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家,以创作杂剧著称。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和娱乐性。这首诗是他在元代杂剧中的一段唱词,描述了一出戏剧中的角色们表演的精彩场面。

诗句注释:

  • 郭郎登场鲍老笑,竿木一身任颠倒。
  • “郭郎”指的是郭翰,他是宋代著名的戏剧家;“鲍老”是指唐代的演员鲍全,他擅长表演各种滑稽角色。这句话描述的是郭翰在舞台上扮演鲍全,让观众发笑。
  • 居然歌哭蔡中郎,但少心肝陈叔宝。
  • “蔡中郎”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蔡邕;“陈叔宝”是指陈后主,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模仿蔡邕和陈叔宝的歌唱和哭泣,但是缺少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 都昙答腊乍一声,胡琴羌管咿嚘鸣。
  • “都昙答腊”是一种古代乐器的名称;“胡琴羌管”指的是古代的两种乐器,即胡琴和羌管。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音乐演奏,声音悠扬动听。
  • 羡君玲珑体骨轻,掉臂直上屏风行。
  • “玲珑”形容人的动作敏捷灵活;“掉臂”是形容人走路轻松自如的样子。这句话赞美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表演得非常精彩,动作轻盈,如同在空中飞翔一般。
  • 弋阳新腔变古调,凉州妙舞含余情。
  • “弋阳”是地名,指今江西弋阳一带;“凉州”是地名,指今甘肃凉州一带。这里可能是在描写戏剧中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变化,既有古老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感觉。
  • 轩然旗帜拥甲兵,领军面目骄可憎。
  • “轩然”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旗帜”指军队的标志;“领军”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武器,显得威风凛凛。
  • 桃梗路逢土偶语,袍笏从容相尔汝。
  • “桃梗”是古代的一种迷信说法,认为桃花树的茎可以变成人形;“土偶”是指泥塑的偶像。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在路边遇见了泥塑的偶像,他们与偶像交谈,举止从容不迫。
  • 喁喁恩怨不肯休,世间有此痴儿女。
  • “喁喁”形容说话的声音细碎;“怨恨”指心中不满的情绪;“痴儿女”指的是愚蠢或执迷不悟的人。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对恩怨问题不肯轻易放过,但他们的行为却显得愚蠢或执迷不悟。
  • 魏梁院本无人知,金傀儡亦罢水嬉。
  • “魏梁”可能是指魏国和梁国的宫廷剧团;“院本”是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金傀儡”是指金朝时期的戏曲形式。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虽然在魏、梁、金三个朝代都有表演,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 獐头鼠目行处有,五官虽具徒尔为。
  • “獐头鼠目”用来形容人长得丑陋不堪;“五官”指的是人的面部器官。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虽然外表丑陋,但是仍然能够表演得非常出色。
  • 虎贲将军木居士,举世纷纷窃其似。
  • “虎贲”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木居士”可能是指一种木头制成的假人;“举世”指全世界;“窃其似”是形容人们争相模仿的意思。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虽然被世人所熟知,但他们的行为却显得笨拙可笑。
  • 扶娄狡狯亦大奇,能令公怒令公喜。
  • “扶娄”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名;“狡狯”是形容人机灵而善于应对;“公怒”和“公喜”分别指愤怒和高兴。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虽然机智灵活,但却能够让公怒和公喜同时出现,真是奇妙无比。
  • 市人一哄傀儡止,偃师之技只如此。
  • “市人”指普通的市民;“偃师之技”是指偃师这个地方的技艺;“止”表示停止。这句话描述了戏剧中的角色们虽然表演得非常好,但最终还是被市民所抛弃,偃师之技也只能到此为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出戏剧中的角色们的精彩表演,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戏剧性和娱乐性。通过对角色们的外貌、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同时,通过对戏剧中的音乐、舞蹈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戏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戏剧功底,也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