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偏思大厦支,廿年慷慨屡兴师。
未能西北中原定,先向东南半壁窥。
忠孝难兼儿有恨,滇黔虽远节无亏。
只今鹿耳潮声急,也似灵胥激愤时。
郑延平其三
一木偏思大厦支,廿年慷慨屡兴师。
未能西北中原定,先向东南半壁窥。
忠孝难兼儿有恨,滇黔虽远节无亏。
只今鹿耳潮声急,也似灵胥激愤时。
注释:
- 一木偏思大厦支: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高大的房屋,用来比喻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大局。
- 廿年慷慨屡兴师:二十年来,他多次发动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 未能西北中原定:未能实现在西北地区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 先向东南半壁窥:先对东南半壁进行窥视和觊觎。
- 忠孝难兼儿有恨:忠诚和孝顺很难兼顾,他对此感到遗憾和愤怒。
- 滇黔虽远节无亏:即使云南和贵州距离遥远,他的节操和气节都没有受到损害。
- 只今鹿耳潮声急,也似灵胥(即伍子胥)激愤时:现在的潮水声急促,就像伍子胥在激愤时的潮水声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攀龙创作的咏史诗。全诗以郑成功一生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描绘他的形象、经历和事迹,展现了他的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