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辔策天吴,燕齐控地图。
势驱千弩下,天黑一星无。
荠影浮初日,人烟出大沽。
竟辞家万里,沧海照头颅。
晓至大沽
【注释】晓:天亮,拂晓;大沽:今天津。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元朝灭亡后,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时写的。“晓”字表明是在天刚亮的时候,“大沽”即今天的天津一带。
飞辔策天吴,燕齐控地图。
【注释】飞辔:指马快,比喻迅速。天吴: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燕齐:指山海关外一带。
【赏析】诗人骑着快马飞驰在大路上,眼前展现的尽是辽阔的燕山、齐国一带的地图。
势驱千弩下,天黑一星无。
【注释】弩:古代的一种弓,这里用作动词,指放箭。
【赏析】诗人说,我的马跑得飞快,像千张弩箭一起向敌人射去,敌人却一点也没有发现。
荠影浮初日,人烟出大沽。
【注释】荠:荠菜。
【赏析】诗人看到路边荠菜的影子映在初升的太阳下,远处村庄中炊烟袅袅升起。
竟辞家万里,沧海照头颅。
【注释】竟:竟然。
【赏析】离家万里远行,沧海之水照见了我那颗跳动的心头。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诗。首联写诗人骑马奔驰在宽阔的大路上,一路疾驰,一路观览。颔联写诗人如神箭手般驰骋在燕山与齐鲁大地之间,所向无敌。颈联则进一步写诗人的英勇气概和壮志豪情:他边走边看,看到路边的野菜,就想到家乡的荠菜;看到远处人家升起的炊烟,就想到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尾联写诗人离家万里远行,但内心却依然坚定。沧海之水也映出了他的心头。全诗以“晓”字领起,以“竟”字收结,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