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一水上嘉州,门对西南第一楼。
节趁梅黄初过雨,人思李白与同舟。
从来萧寺偏宜夜,此去花潭请薄游。
日扫赞公禅榻久,峨眉山月不须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并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报石遗泊渝州”“门对西南第一楼”,交代了报国寺的位置和历史,点出了诗人报国的愿望。“节趁梅黄初过雨,人思李白与同舟。”诗人以梅为友,寄予自己的身世感慨,抒发自己的壮志雄心。“从来萧寺偏宜夜,此去花潭请薄游。”诗人在寺院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佛寺的热爱之情。“日扫赞公禅榻久,峨眉山月不须秋。”诗人在寺院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佛寺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佛寺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报国寺坐落在渝州水上嘉州,门前对着西蜀的第一座高楼。

节令赶上梅花盛开的时候刚过了一场春雨,人们思念着李白,想和他一起乘坐小舟。

从这以后萧寺更加适宜夜晚,我将要游览那花潭。

我每天打扫赞公的禅床已经很久了,不必等到秋天峨眉山的月亮出现时才出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报国寺的所见所感。首联交代报国寺的位置和历史。颔联写在报国寺中度过的一夜。颈联写自己对佛寺的喜爱之情。尾联表达自己对佛寺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