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骑策黎眉,后土无乾怨雨师。
何限美人千里月,相看平子四愁诗。
固存大计艰难定,珍重全家位置宜。
玉貌想应东望海,鲁连知不拂衣辞。

【注释】

翊:同“倚”。翊云:乘云。

黎眉:即“峨眉”,指蜀地名山,在今四川峨嵋县,因有秀美的青山而得名。

无乾:无旱,不旱。

平子:司马相如的字。四愁诗:指《孔雀东南飞》。此诗为女子思念所爱男子而作。

固存:坚守。

大计:远大的谋略。

珍重:谨慎。

东望海:指希望远行归来。

鲁连:《战国策》中记载了一段著名的故事:鲁仲连曾劝阻秦王击赵,赵胜说:“我愿得此人,使秦不敢攻赵。”秦王闻之,使人谓赵曰“吾将索六城于王,以解兵。”赵使平原君与使者会,平原君欲杀使者以谢之。鲁连进曰:“不可。夫以区区之赵而索六城于强秦,臣窃危之!越人语曰,‘宁越膝而胡刃’。所以不惮死者,以恐燕、齐、韩、魏闻而上之也。今赵氏纵约于秦,秦信之,则使赵举齐,是益燕、魏,而弱齐、宋也。故秦必轻南国而畏其劲兵。夫衡人者,意轻齐,则求索之于齐,恐齐之听之,以为己力可得而用。既合秦、赵,又轻齐矣。今吾乃收率齐、宋以拒秦,未可。”秦王怒,不许。赵胜曰:“请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璧。”鲁仲连曰:“臣始至之日而君遣之乎?今君又遣之乎!”赵胜曰:“先生何幸而早教以过而亡其身?”鲁仲连曰:“今者臣为君使,若徒说一城,而失天下,臣不忍也;虽十二城,臣犹不忍也。况闻全齐五城而舍乎?今秦兵方壮而游诸侯,诸侯苦秦久矣,今秦之行霸,则诸侯皆朝于秦。夫为人臣者怀二心以事其君,遭圣明天子,而长为戮于诸侯耳,岂不大哀痛哉!”于是平原君乃引兵复归。后因称鲁连宁折而不弯。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登临观景时的心情和见闻。雨中,青山绿水,云雾缭绕之中,一位骑马的行人正策马疾驰而去,那骑者正是传说中的神女西王母的侍者——瑶姬。她骑着一匹白色的神鹿(即“白鹿”),从昆仑山飞驰而下。诗人站在高处,仰望着这位美丽的仙女,不禁想起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长门赋》,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天帝令素女鼓五十弦瑟”等等。这里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他看到神女瑶姬时的喜悦之情。颔联写诗人对神女的羡慕。“无亢”二字是说,虽然天公作美,没有干旱发生,但仍然不能免除神女因相思而流泪的痛苦。“怨雨师”三字表明神女对人间帝王不能与自己相爱的抱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写出了神女对人间爱情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间两联写诗人对神女的深情厚意。首句中的“美人”一词是指神女瑶姬,因为诗人曾在《长门赋》中写到“美人迟暮,蛾眉皓然”等等诗句,所以这里的“美人”就是诗人心中的神女。次句中的“四愁”一词是指神女瑶姬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忧愁心情,因为诗人在《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有“美人出绣户,还须巧笑欢。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痕”等诗句,所以这里的“四愁”就是作者心中对神女的深深怀念和担忧。末两句写诗人对神女寄予的美好祝愿。“珍重”二字是说,神女瑶姬应该珍重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要虚度光阴;同时神女也应该珍重自己的美好容颜和高尚品德,不要被世俗的庸俗所玷污。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神女寄予的美好祝愿。“玉貌”一词是指神女瑶姬的容貌非常美丽;“东望海”三字则是说,神女瑶姬应该像东方大海中的蓬莱仙岛一样,永远向往美好的生活,永不回头。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遇中看到的一幅画卷。诗人通过对这幅画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神女瑶姬的爱慕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比喻手法,把一幅普通的山水画描绘成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图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传世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