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韩康卖药街,袁公门巷掩荆柴。
瓦镫照字教儿读,败絮围身卧母怀。
船泊檐牙糠作饭,鱼生床角灶沈蛙。
六年往事堪回忆,只有残碑宿草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筛选,并作出判断。
“记得韩康卖药街”:回忆过去韩康在街头卖药的事。“袁公门巷掩荆柴”:想起袁家门前有一片荆柴树。“瓦镫照字教儿读”:回想那时瓦灯下教儿子识字的情景。“败絮围身卧母怀”:回想当年母亲用破棉被包裹自己的情景。(“败絮”比喻贫困的生活)“船泊檐牙糠作饭”:回想当年靠檐牙下的糠作的饭。(“糠”指谷糠,这里指粗粮)“鱼生床角灶沈蛙”:回想当年靠墙角的鱼盆和沉入灶台的蛙。(“鱼”指鱼汤,这里指粥或饭,“沈”通“沉”,指下沉)“六年往事堪回忆”:回忆六年前的事情。“只有残碑宿草埋”:如今只剩下一座残碑和长满青草的坟墓。
【答案】
译文:
我记得韩康在街头卖药的事,袁公门前有片荆柴树。瓦灯照着儿子读书,破旧棉被包裹我身。船泊檐牙下,糠做饭;鱼生床角落,灶台沉蛙。六年往事,值得回忆。只有那断壁残垣,青草丛生的坟墓。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妇的诗作。诗人追忆往昔与亡妇相携相守的日子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生活情景,感慨万分,表达了作者怀念亡妇的深切感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没有雕琢藻饰,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感人至深。
首联“记得韩康卖药街,袁公门巷掩荆柴”。意思是说,还记得从前韩康在街头卖药的时候,袁公家的门口有一片荆柴树。这一句是写两人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
颔联“瓦镫照字教儿读,败絮围身卧母怀”。“瓦镫照字教儿读”,回忆当时在瓦灯之下教孩子认字,而孩子的母亲则以破棉被裹身,辛苦地支撑着家庭。这两句诗中,通过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之艰苦,以及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
颈联“船泊檐牙糠作饭,鱼生床角灶沈蛙”。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一家人的生活情景,他们靠檐牙下的糠作的饭,靠床头一角的鱼来充饥。而灶台下面则藏着一只青蛙,它们在锅底静静地等待食物的到来。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他们艰苦的生活场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和不易。
尾联“六年往事堪回忆,只有残碑宿草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六年过去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如今只剩下一座残破的碑和长满青草的坟墓,见证了他们曾经的爱情。最后一句“只有残碑宿草埋”更是将他们的离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字里行间却富含深厚的情感。诗人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恩爱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