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龄栖托八龄归,墓祭深惭报礼微。
奉母何曾陈鼎俎,衔哀今已脱麻衣。
九原酬德心无尽,双敕貤封愿敢违。
空剩儿时两行泪,重来兼恸失慈帏。
诗句解释与译文:
- 三龄栖托八龄归,墓祭深惭报礼微。
- “三龄”指的是孩子刚出生时的年龄。这里指诗人自己或他的子女在三岁时被收养。
- “八龄归”则是指孩子长大后回到自己的故乡或家中。
- “墓祭深惭”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 “报礼微”表示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回报亲人生前的养育之恩。
- 奉母何曾陈鼎俎,衔哀今已脱麻衣。
- “奉母”即孝顺母亲,这里指诗人对母亲的敬爱与孝顺。
- “陈鼎俎”通常用于祭祀仪式,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母亲的纪念方式。
- “衔哀”表示悲痛难抑,这里指诗人因失去母亲而感到极度悲伤。
- “脱麻衣”则是形容诗人因悲痛而换上孝服。
- 九原酬德心无尽,双敕貤封愿敢违。
- “九原”指的是墓地或亡魂所在之地,这里指诗人思念已故的母亲。
- “酬德”表示感恩或回报,这里指诗人想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 “心无尽”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 “双敕貤封”是古代的一种赐福或奖赏,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感激之情。
- “愿敢违”则是一种坚定的决心,表示诗人愿意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努力工作。
- 空剩儿时两行泪,重来兼恸失慈帏。
- “儿时两行泪”描述了诗人童年时期经常流下泪水的场景。
- “重来兼恸失慈帏”表达了诗人在再次来到母亲的墓地时,同时感受到悲痛和失落的情绪。
- “慈帏”是古代丧家用来遮挡丧事场所的布幕,这里指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孝道文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过瑞洪”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感恩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亲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