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
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
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
街衢日色薄,寂寞吏民对。
昔闻聚逋逃,据险亦可畏。
荒墟存黑灰,冶灶今则废。
怀哉古人心,建置岂无谓。

兴安道中

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街衢日色薄,寂寞吏民对。

注释:灵山在何处不详,岑山即秦代的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面,是当时著名的名胜之地。岑山之侧,高原平缓如卧。城郭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县门旁边有一片田野,杂草丛生,野草横生。街上行人稀少,只有一些官吏和百姓在街头巷尾闲逛。灵山在何处不详,但岑山即秦代的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面,是当时著名的名胜之地。灵山之侧,高原平缓如卧。城墙高耸入云,威风凛凛,仿佛要将百姓的脊背压垮。县门前有一片农田,长满野草,杂草丛生,无人打理。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一些官吏和百姓在街头巷尾闲逛。

昔闻聚逋逃,据险亦可畏。荒墟存黑灰,冶灶今则废。怀哉古人心,建置岂无谓。

注释:以前听说这里曾聚集了逃亡的人,占据险要之地也足以令人畏惧。荒废的村落里还残留着黑色的灰烬,冶炼用的炉灶现在也已经废弃不用了。我怀念古人的心思,他们建立这些设施难道没有意义吗?

赏析:诗作通过描绘兴安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先贤们治理国家、维护治安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使命感。同时,诗作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官吏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城市化进程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