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青山杳霭中,柴门引水带烟笼。
结庐谁在幽篁里,半贮朝霞半晚风。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幽静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写柴门、烟笼、朝霞、晚风等景物,来描绘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①柴门:简陋的茅草门。
②杳霭(yǎo’ài):指云雾弥漫的样子。
③幽篁:竹林深处。
④半贮:一半被……所占据。
⑤赏析:本诗以“幽”字开篇,勾勒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意境,而结句又以“幽”字收束,形成首尾呼应。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是一首表现田园生活的佳作。
【译文】
几处青山隐隐约约在烟雾缭绕中,简陋的茅草门前引水带烟,炊烟袅袅。
结庐之处是谁家?竹林深处,一半被朝霞映照,一半被微风轻拂。
【赏析】
这首诗以“幽”为韵脚,一开篇,就勾勒出一幅空灵宁静的意境。
起句“几点青山杳霭中”,点明位置,写出了山峦的轮廓,但并不具体描绘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高低,而是只让读者去想象。“杳霭”一词,既表明天气阴晦,也暗示出了山的迷蒙、隐约。
“柴门引水带烟笼”,是说那简陋的茅草门,正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那温柔的手,引着水流进自己的怀抱,带着炊烟飘荡。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它把人引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里,使人仿佛听到了水声潺潺,看到了炊烟袅袅,闻到了柴门的香味。
接下来“结庐谁在幽篁里”,是写诗人结庐的地方。这里,“谁”是疑问语气,表明诗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是谁的。“幽篁”是长满茂密竹丛的树林,“半贮朝霞半晚风”一句,则形象地描摹了结庐者所在的环境与情趣。
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却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