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慕通达,呫哔二十年。
五谷不能分,安知衣食端。
瓠叶与槐花,所遇良迍邅。
旧业浸以荒,五亩成石田。
贤哉北郭生,丘壑甘栖盘。
戴笠狎风雨,负耒乘云烟。
犯晓腰镰出,斜阳饮犊还。
辍耕古原上,长吟秋树前。
新诗亦已清,岁功良足观。
顾我无所成,壮志徒颓然。
愿为沮与溺,耦耕南亩间。
【注释】
束发慕通达:束,束发,束发为髻。喻少年时期。慕通达,指追求仕途发达。呫哔(kuà bì):形容年少而志气豪迈。二十年:指从青年到中年的漫长时光。五谷:泛指农作物。不能分,比喻不精于农业。安知衣食端:又怎么了解穿衣吃饭的根本呢?瓠叶:葫芦叶子。槐花:槐树的花。所遇:遭遇。良:很。北郭生:北门之外的人,即隐士。丘壑:山泽,这里指隐居之所。甘:甘心。栖盘:隐居。戴笠狎(xiá)风雨:戴着斗笠与风雨嬉戏。负耒乘云烟:背着农具在云雾中耕作。
犯晓:天刚亮就起来劳动,表示勤劳。腰镰出:腰间挂着镰刀出门。斜阳饮犊还:傍晚时带着放牧归来的牛犊回家。辍耕:停止耕种。古原上:指田野。长吟:长叹。秋树:秋天的树木。新诗亦已清,岁功良足观:新的诗歌也很清新,一年的劳作成果是值得观看的。顾我无所成:但回头看自己却没有成就。无成,没有成就。壮志徒颓然:只有空有雄心壮志,却无能为力。沮与溺:沮溺,战国时期的两位隐者,曾隐居在伊水旁,相传他们因洪水淹没庄稼而投水身亡。耦耕:两个人并肩耕作。南亩间:南方田里。
【赏析】
《读仲韬东皋集漫题》,这是一首七绝组诗,共八首,每首诗都是对某一位诗人作品的题咏。此诗题咏的是唐代隐士孟浩然的诗作,全诗以赞颂孟浩然的隐逸生活为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首联“束发慕通达,呫哔二十年。”点明主人公身份。“束发”,古代男子15岁时束发为髻,此处用“束发”代指青年时代。“呫哔”,意谓年轻时志向远大,意气风发,不甘平庸,不肯低头。“二十年”,暗含作者从青年到中年的漫长时光。这句诗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历程,也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和抱负。
颔联“五谷不能分,安知衣食端。”意思是说,因为不精于农业,所以不知道穿衣吃饭的根本是什么。这两句诗揭示了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困惑。他既想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又觉得无法摆脱现实的困境。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出现,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动力之一。
颈联“瓠叶与槐花,所遇良迍邅。”“所遇”,意为所遇到的人或事;“良”,非常、很;“迍邅(zhān)”,意为道路艰难曲折。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经历。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屡遭挫折,不得志。这种挫折感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被表达出来,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尾联“旧业浸以荒,五亩成石田。”意思是说,原来的田园已经被荒废了,只剩下五亩地变成了石头。这两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他曾经拥有过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但现在却不得不放弃它。这种变化让他感到非常痛心疾首。
这首诗通过赞颂主人公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