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诸峰尽,一峰峰上峰。
僧房听落叶,客梦到孤松。
天近星辰大,壑深烟雾封。
我来参叩罢,正派是南宗。

【注释】:

1.封寺:指封存的寺庙,即今之灵隐寺。

2.云庵:指住持云庵禅师。

3.到此诸峰尽:意思是到达这里所有山峰都尽收眼底,比喻诗人登上了绝顶。

4.一峰峰上峰:形容群山连绵不断,一座座山峰重叠。

5.僧房听落叶:僧人在禅房内静听窗外飘落的落叶。

6.客梦到孤松:诗人在禅房中入迷,仿佛进入梦境之中梦见了一棵孤独挺立的松树。

7.天近星辰大:天空中的星星离自己很近。

8.壑深烟雾封:深深的山谷中充满了迷雾和烟气。

9.我来参叩罢:我前来参拜完佛事之后。

10.正派是南宗:这里是指作者所拜的佛教宗派为南宗。

【赏析】:

此诗是作者登灵隐寺后的感怀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写登临绝顶所见;颔联写在禅房静听落叶;颈联写登高望远,云雾缭绕;尾联写下山后,参礼结束。全诗以登临所见为线索,抒发作者登临绝顶后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当时作者刚刚结束了在杭州任官的生涯,回到故乡会稽。诗人登上灵隐寺的绝顶,眺望四周,只见群山连绵,层峦叠嶂,一片苍翠。他不禁赞叹不已。于是他便来到寺内拜谒一位名叫云庵的住持和尚。云庵禅师告诉他:“到这里来的所有山峰都已经看到了。”

“到此诸峰尽”一句,点出诗人登上绝顶,一览众山。诗人站在灵隐寺的高处放眼望去,只见周围群山连绵不断,一座座山峰重叠着,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展现在他眼前。这一景象使诗人心旷神怡,不由得发出了感叹:“一峰峰上峰!”诗人用“一峰”这个词来形容这些山峰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就像一座座高峰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僧房听落叶”,描写的是诗人在禅房内静听窗外飘落的落叶的情景。僧人在禅房内静静地坐着,听着窗外飘落的绿叶沙沙作响。这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场景,表达了他对禅理的领悟和对内心的宁静的追求。“客梦到孤松”,则是诗人在禅房中入迷,仿佛进入梦境之中梦见了一棵孤独挺立的松树。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禅房中入迷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天近星辰大,壑深烟雾封”,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绝顶之上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抬头仰望,只见天空中的星星离自己很近,仿佛触手可及。低头俯瞰,则见深深的山谷中充满了迷雾和烟气,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之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我来参叩罢,正派是南宗”,最后两句是说作者在参拜完佛事之后,下山时正好遇到了一位南宗的高僧。诗人向他请教佛法,并得到了他的指导。这里的“参叩”指的是参拜佛祖或者佛像的意思。诗人向这位南宗的高僧请教佛法,并向他学习禅宗的思想和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禅宗修行方法的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灵隐寺绝顶上看到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和对禅宗修行方法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心灵的净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