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炎
诗句翻译: 谁家人家的幽怨声入新竹,客人枕上听那酸楚的声音,夜梦都那么漫长。四月的梅花何处飘落?半堤的杨柳在这夜晚显得格外凉爽。愁绪深重,甚至担心青山会因此断裂;韵律冷冽,仿佛能闻到玉指传来的芬芳。自从李谟偷谱后,就伴随着铃雨的怨恨一直流传下去。 注释说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炎的作品,通过描写旅途中听到笛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的“幽怨”一词
【注释】 题:题咏。树头:指树干上。堪:可。疏疏落落:形容树叶稀疏的样子。画成:描绘得非常逼真。晴(qíng)叶响:晴天的阳光照射下的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不关鸟踏不关风:不是被鸟儿践踏,也不是被风吹摇。 【赏析】 此诗写诗人观景感物而兴起的联想和感想。前两句写老树,后两句写秋声。 首句“树头亦有堪题处”,说明树头也是值得题咏的地方。诗人在观察中发现,这株老树虽然枝叶稀疏,却依然生机勃勃
惶恐滩 一掬文山泪,溶成惶恐滩。 十年诗在口,今夜月同看。 旧水流新恨,惊风激怒湍。 浪高三百丈,不见石峰攒。 注释: 1. 文山:指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的抗元将领,民族英雄。他因被俘不屈而被杀,后追赠为少保、太师、信国公。此句以文山自比,意喻自己的心志坚如磐石,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改初心。 2. 十年前:指的是作者写这首诗时的情景。 3. 十年:十年间。 4. 诗在口
【注释】 ①张俞秀才:作者的朋友。金华山:在今浙江金华市境内。②“凌晨”二句:写诗人早晨告别友人后,骑驴前往金华山的行踪。③“一片”二句:描写了山中景色。岚光:云雾。④“背腊”二句:写山寒雪消春暖花开的景象。腊(là)山:冬末夏初时节的山峰。迎春:迎接春天的到来。⑤“水潺潺”二句:写山中的风声水声和寺中僧人诵经的声音。⑥“高歌”二句:写山中有鬼神听歌的情景。⑦“繄我”二句
树头亦有堪题处,半在疏疏落落中。 今日画成晴叶响,不关鸟踏不关风。
谁家幽怨入新篁,客枕酸声梦苦长。 四月梅花何处落,半堤杨柳此宵凉。 愁深直恐青山裂,韵冷遥怜玉指香。 一自李谟偷谱后,便随铃雨怨三郎
凌晨别我将何适,鹤态飘然振霜翮。 指点金华欲去游,骑驴直造烟霞宅。 一片岚光凝不飞,数里松阴翠如滴。 背腊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争拆。 水潺潺兮风索索,帘卷虚堂正岑寂。 高歌应有鬼神听,状物潜驱鸿化力。 繄我浮生系郡符,安得乘闲访灵迹。 吟成一首送君诗,倩僧勒上岩边石
郑炎是宋代的诗人。郑炎,真宗天禧元年(117)官至惠安县令。在仁宗皇祐初年,他担任了汉中郡守的职位。他的文学造诣颇高,留下了四篇诗文。 郑炎的诗作多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如《惶恐滩》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哀愁。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如《菩萨蛮》中描述山水景色的壮丽,又有婉约派,如在《惶恐滩》中的深沉感慨。 郑炎是宋代一位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