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斯岛,于今十八年。
兴亡空复尔,桑海故依然。
林气犹吞日,涛声欲问天。
劳山信堪隐,独忆抱经贤。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青岛”是实指,即青岛市。此诗是作者于1940年秋所作。当时作者在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总干事。青岛为国民党政府管辖,作者因与当地驻军有过节,所以写了这首诗。全诗写景抒情,借景抒怀。首联写对青岛十八年来的变化感慨;颔联用典,抒发感慨;颈联写景抒情,表达了对青岛的眷恋之情;尾联抒发了对抱经堂故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从前游历过这座岛。至今已经十八年了。

兴盛衰亡的事都像你一样变化着,大海桑田却依然如旧。

树林里的雾气好像吞没了太阳,海浪的波涛好像要问苍天。

劳山真可以隐居,独怀念抱经堂的贤人!

注释:

①青岛:今山东青岛市。②斯岛:此岛。③十八年:指抗战开始以来的十八年。④兴亡:国家兴盛和灭亡。⑤复尔:如此而已。⑥桑海: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⑦林气:山林间的雾气。⑧日:太阳。⑨涛声:海浪的声音。⑩劳山:位于青岛市南崂山中,为著名风景名胜区。⑪抱经堂:旧时藏书楼,位于青岛崂山南麓,为著名风景名胜区。⑫贤:贤能的人、有才德的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1940年夏初在重庆所作。当时作者在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总干事。青岛为国民党政府管辖,作者因与当地驻军有过节,所以写了这首诗。诗前两句说自己当年游历过青岛,现在又回来了,十八年过去多了,感慨良多。三四句说自己对国家的兴亡看得很透,知道世事变化很大。五六两句写景抒情,表达了对青岛的眷恋之情。尾联抒发了对抱经堂故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