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钟阜旧崔嵬,负雪尤怜玉一堆。
词客还从江上过,濠堂端付梦中来。
蹉跎知遇存黄土,寥落朋侪隔酒杯。
曾是华年磨灭地,不关儿女漫兴哀。
【解析】
此诗写诗人在金陵钟山戴雪而卧时,凝眺有感。首联写钟阜旧貌,颔联写词客过访,颈联写知遇之恩,尾联写华年已逝,人生易老。
“依依”是依恋的样子,形容钟山的景色。钟山,即钟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东郊,包括紫金山、玄武湖、鸡笼山等名胜古迹。诗人在金陵钟山戴雪而卧,凝眺有感,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忧郁的。
颔联中“犹怜”是怜悯的意思,指钟山的雪景很美,令人怜爱。“玉一堆”形容钟山上的雪像白玉堆砌一样洁白。诗人看到这美丽的雪景,不禁发出感慨:钟山如此美丽,可惜我无法欣赏,只能遗憾地怀念它了。
颈联中“黄土”指的是故国,这里代指自己的故乡。“濠堂”是指汉文帝刘恒所筑的临池亭舍。“梦中来”的意思是说,自己现在只能在梦中才能回到故都了。诗人想到自己现在虽然身居金陵,但心中却始终怀念着故国,这种思念之情一直延伸到梦境之中,可见其内心是痛苦的。
尾联中“华年”指的是青春时光,“漫兴哀”意思是说,如今已经过了青春时期,不再有少年时代那种豪迈的情怀了,只感叹世事无常,感叹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
【答案】
依依钟阜旧崔嵬(依依:依恋的样子;钟阜:钟山;崔嵬:高大)负雪尤怜玉一堆(负雪:背负着雪花;怜:怜爱;玉堆:如白玉般的堆积)词客还从江上过(江上:指江南;词客:词人;过:经过)濠堂端付梦中来(濠塘:指汉文帝刘恒所筑的临池亭舍;梦:梦中;来:来临)蹉跎知遇存黄土(蹉跎:白白消磨;知遇:赏识和重用)寥落朋侪隔酒杯(寥落:冷落;朋侪:朋友;隔:阻隔;酒杯:指酒樽)曾是华年磨灭地(曾:曾经;磨灭:消逝)不关儿女谩兴哀(不关:无关;儿女:指男女青年;谩:无谓)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金陵钟山的七律,诗人以钟山为背景,抒发了对家乡、友人以及青春时光的眷恋之情和人生沧桑之感。
首联中“依依”一词写出了作者对于钟山美景的依恋之情;“钟阜”一词则是对钟山的称呼,写出作者对钟山的熟悉与喜爱之情。“负雪尤怜玉一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钟山雪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意。
颔联中“词客”一词则指的是诗人自己,“江上”则是指长江之上,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景画卷。“端付梦中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国、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过去岁月的感慨之意。
颈联中“黄土”一词则是指故土,“濠堂”一词则是指汉文帝刘恒所筑的临池亭舍,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古代历史画卷。“梦来”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之情,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感叹之意。
尾联中“华年”一词则是指青春时光,“漫兴哀”则是表达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叹之情。“不关儿女”则是表达诗人对于男女情感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之意。
整首诗以钟山为背景,通过描绘钟山的美丽景色、抒发诗人对故国、友人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思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