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梦断十三秋,阙下车声在枕头。
胡骑黄巾归稗史,刘郎道士各山邱。
自残母子恩同尽,永诀君臣恨未休。
身似铜仙携盘去,回看铅水泪难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

七月二十三日入都居贤良寺
注释:七月二十三日,指的是李贺入京的时间。居贤良寺,是指他住进了贤良寺,即现在的北京图书馆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

前朝梦断十三秋,阙下车声在枕头。
注释:前朝梦断,指的是李贺对过去的怀念。十三秋,指的是过去的十三年。阙下车声,指的是皇帝的车驾经过。枕头,指的是睡觉时枕着的枕头。

胡骑黄巾归稗史,刘郎道士各山邱。
注释:胡骑黄巾,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胡人骑兵和黄巾军。归稗史,指的是这些战争的历史被记载在了稗史之中。刘郎道士,指的是唐朝时期的道士刘安期,他曾经隐居在山中,后来成为道士。各山邱,指的是他们分别隐居在山上。

自残母子恩同尽,永诀君臣恨未休。
注释:自残母子,指的是李贺自己和母亲,他们都遭受到了极大的痛苦。恩同尽,指的是他们的恩情都被耗尽了。永诀君臣,指的是他们永远地告别了君臣关系。恨未休,指的是他们的怨恨还没有消除。

身似铜仙携盘去,回看铅水泪难收。
注释:身似铜仙,指的是李贺的身体像铜仙一样沉重。携盘去,指的是带着盘子离开。回看铅水,指的是回头看过去的生活就像铅水一样沉重。泪难收,指的是泪水无法收回。

赏析:这首诗是李贺的《感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畏。他的诗句简洁明了,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