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销沉兵气昏,漫持热泪洒中原。
燕辽一战民应尽,江海横流溺岂援。
玉貌无求犹不去,西山始到欲何言。
残年残世还相对,便乞馀杯酹断魂。
重阳节那天,曹纕蘅邀请我到灵光寺登高。
白日的阳光已经消失,战场上的兵败气已沉,士兵们泪洒中原地。
燕辽一战,百姓们应该尽力,而江海之流横流,人们却无法救助。
玉貌的人没有追求,却依然留在人间,西山初到,我该如何诉说?
残年的余世还要相对,我便乞求剩下的酒来祭奠那些断魂的人。
白日销沉兵气昏,漫持热泪洒中原。
燕辽一战民应尽,江海横流溺岂援。
玉貌无求犹不去,西山始到欲何言。
残年残世还相对,便乞馀杯酹断魂。
重阳节那天,曹纕蘅邀请我到灵光寺登高。
白日的阳光已经消失,战场上的兵败气已沉,士兵们泪洒中原地。
燕辽一战,百姓们应该尽力,而江海之流横流,人们却无法救助。
玉貌的人没有追求,却依然留在人间,西山初到,我该如何诉说?
残年的余世还要相对,我便乞求剩下的酒来祭奠那些断魂的人。
诗句: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译文: 随着年华的增长,我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每当我参与宴会,总能感到自豪。尽管心中没有执着于修行(菩提),但美丽的外表依然吸引众人目光。我的锐气有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我总是自我反思。在宴会的酒桌上,我常常想起那晚的雨声,不知是谁在弹奏琵琶。 赏析:
《戊戌》 微醉取酒意,倚楼聊共斟。 风情属初月,凉思在高林。 荷气清宜晚,车声远未沉。 鲁连将玉貌,不去定何心? 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微醉后倚楼共饮的情景,以及他对初月和高林的感慨。 - “风情属初月”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凉思在高林”表现了诗人在凉爽的秋日中思考人生或未来的情景。 - “荷气清宜晚”描绘了夜晚荷塘中清爽的香气,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美好。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终日江声里,凭栏入楚乡。 - 注释: 整日浸泡在长江的涛声中,站在栏杆上进入楚国的土地。 - 译文: 整日在江边听着涛声中度过,直到到达了楚国的土地。 2. 暮云百重合,夜雨十分凉。 - 注释: 傍晚时分云层重重,夜晚下着细雨,天气异常凉爽。 - 译文: 傍晚时分,云层厚重,夜晚下起细雨,天气异常的凉爽。 3. 赤县忧空切,吴船梦较长。 - 注释:
解析: 郑孝胥的《上海旅社二首其一》以海畺信无事,沪渎复多娱。人意消歌舞,江波动画图。名浮真得损,计左遂成迂。谁见楼中客,灯前坐欲枯。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上海旅社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注释: - 海畺:大海; - 信:的确,确实; - 无事:没有事情发生,很闲适; - 沪渎:指上海市,是古代对上海的称呼; - 复多:又多了; - 人意:人们的意愿或想法; - 消:消磨;
题沈爱苍正阳集(丁酉) - 诗句释义: - 所积亦已久:意味着沈爱苍的文集积累了很长时间。 - 谁能默不言:暗指没有人能够沉默不语,即对沈的爱苍文集表示肯定和赞扬。 - 探喉殊整暇: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 出手见渊源:比喻沈爱苍的文章或学问有深厚的基础和渊源。 - 轶事皆庭训:所有的趣闻轶事都来自庭训,即都是经过庭训教育的内容。 - 高才定宿根
虹口(丁酉) 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 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 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 谁判平生意,销沉向此中。 注释: 1. 虹口:地名,今上海市虹口区一带。 2. 江流贯虹口:指长江的水流穿过虹口地区。 3. 来往独匆匆:形容人流匆忙,来往不息。 4. 海月横空澹:海上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显得朦胧而平静。 5. 霜天带晚红:形容天色昏暗,但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晚霞红光。 6. 虫沙期共化
十三夜对月(戊戌) 秋月皎洁如此,诗人何不归? 诗言志,情寄意。此诗乃刘敞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闺中愁绪萦绕,旅中寒衣待穿。 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和旅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寒冷。 一顾江山浅,方知所徇微。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徇廊千百转,底处可忘机? 诗人在漫步的过程中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中,听着歌谣,心情稍微有些悲伤。我时常感到孤独,但内心仍然坚定不屈。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我的精力,我的才华也似乎正在衰退。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就能创造出雄奇的作品。 注释:兀兀腾腾:形容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样子。闻歌稍觉悲:听到歌声而有所触动,从而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孤怀时自振:孤独的心灵时常被激励振奋。百折理何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后,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注释】 1、照影吴波熟:比喻自己像照影于吴地江水中一样。 2、栖栖:忙忙碌碌的样子。岁又残:年岁又将过去。 3、雪成山万态:大雪覆盖的山,形态各异。 4、杨墨途宁合:杨朱和墨子的主张,即杨朱提倡利己主义,墨子提倡兼爱。 5、人天理:人间的道理。 6、逝川旨:指逝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鄂途中所作,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首联点明题意
注释: 六月十八日,风起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 河干:河边,此处指京城。 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残梦:未了的梦。愁断:愁绪断绝。 孤蝉:知了。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 向来:从前。 坚:坚决。 欲去:打算离去。惜:爱惜。 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此意:此情此景。 会:理解、领会。 赏析: 《六月十八日风起(戊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因风而起而有所感触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云霾雾塞不成春,密雨旋风暗海滨。” - 注释: “云霾”指的是浓重的雾霾,“雾塞”表示云雾密布,阻碍视线。“不成春”意味着春天无法正常到来。“密雨旋风”描绘了密集的降雨和旋风的景象。“暗海滨”则指暴风雨使海边显得昏暗不明。 - 译文: 浓重的雾霾遮蔽了天空,仿佛整个季节都无法如期到来,密集的雨和旋风使得海滨变得昏暗难辨。 第2句:“酹酒可无回日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 雾雨冥蒙春暗回,柳芽未吐已含苔。 池鱼久伏犹思动,石壁和云亦渐开。 运会或随枢斗转,阴寒休怯越兵来。 高情谁似周居士,参透天心向早梅。 ``` 译文: 春天的雾雨朦胧,春意渐渐消退,然而柳树的芽尖却已经长出,似乎带着泥土的气息。池塘里的鱼长时间地躲在水底,仍然渴望着活动,就像人一样有情感。石头的壁上的云朵也开始散去,露出下面的岩石
入都车中和病山韵 闻命须为岁暮行,敢辞风雪犯峥嵘。 喑呜朔吹车初发,浩荡江声夜欲明。 忧患万端天正醉,蹉跎一老世方轻。 病山此作增人气,众浊何妨号独清。 注释: 1. 闻命须为岁暮行:接到命令需要去做年尾的工作。 2. 敢辞风雪犯峥嵘:敢于冒着风雪去面对困难。 3. 喑呜朔吹车初发:形容北方寒冷的风声,如同在怒吼一般。 4. 浩荡江声夜欲明:大江的声音在夜晚显得非常响亮。 5. 忧患万端天正醉
秘魔岩下读竹坡先生题诗腹痛前朝宝侍郎,来寻遗墨耐思量。 犹留孤女非无后,纵识门生亦可伤。 士气几时成党锢,韬翁垂老自灵光。 翠微此日仍重九,试掬愁肠闻彼苍。 注释:在秘魔岩下读到竹坡先生留下的题诗。腹痛前朝的宝侍郎,来到这寻找他的遗留下来的墨迹,需要耐心地去思考和研究。这里留下了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她并没有被遗忘,即使认识她的门生也会觉得遗憾和伤感。我的勇气什么时候才能像党锢一样坚定
诗句大意是: 疏林也懂得释放秋天的声音,堆积的山丘填饱了我的胸中之气,因此我心中不平之气未平。如此登高却迷失了道路,何必感伤世事独自前行。 赏析: 《九日天津公园登高复过李公祠》是郑孝胥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前两句“疏林亦解纵秋声,堆阜填胸故未平”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看到秋天的树林,感受到了自然的声音
注释: 二十年来周立之,休题往事只论诗。 胸中泾渭谁能测,皮里阳秋竟自奇。 乱后独愁歌舞散,兴阑还与海山期。 天津桥上重携手,不饮如何作酒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赠诗,通过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首联“二十载,周立之,休题往事只论诗”。这里的“二十载”,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诗人与周立之间的友谊已经维持了二十年的时间。而“休题往事只论诗”则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