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楼好道更谈玄,爱石风流继米颠。
持比东坡袖中物,孤根留为捍滔天。
【译文】
韬楼好道更谈玄,爱石风流继米颠。
持比东坡袖中物,孤根留为捍滔天。
【注释】
题韬楼三石图:题写韬楼的三幅石头图画;韬楼,指藏有《金刚经》等佛教经典的地方;“玄”是佛教用语,指深奥的道理;爱石风流继米颠:喜欢石头,继承米芾的艺术风格;苏轼号东坡,这里比喻苏轼对书画艺术的喜爱;“米颠”,即北宋画家米芾(1051—1107)。“孤根”指根干挺拔;“滔天”形容水势汹涌,不可阻挡。
赏析:
诗的首句“韬楼好道更谈玄”,意思是说韬楼这个地方好,因为这里谈论的全是道家的学问,而且都是一些很深邃的哲理。这里的“道”指的是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第二句“爱石风流继米颠”,意思是说作者对石头非常喜爱,这种喜爱之情可以和米芾相提并论。这里的“石”指的是石刻、石碑之类的艺术品,而“风流”是指一种艺术风格或气质。第三句“持比东坡袖中物”,意思是作者把这幅画比作自己手中拿着的东西,就像苏轼手中的扇子一样。这里的“东坡”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以豪放派代表人物著称于世。第四句“孤根留为捍滔天”,意思是说这块石头被留下了,它就像是一棵孤独的树,用它的根来抵御那些滔天洪水似的灾难。这里的“滔天”指的是水势浩大的洪水,用来比喻灾难的严重程度。这首诗通过对韬楼三石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喜爱以及对石刻艺术的赞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热爱。